CNET新聞專區:Stephen Shankland 26/06/2007 |
|
如果不頻頻看錶,也許你事情會做得更快。基本上,這就是程式設計師努力改善Linux作業系統執行效率的理論基礎。
這群程式設計師將賦予新版Linux一種「無滴答」(tickless)的核心(kernel),捨棄傳統的電腦計時(computer time-keeping),希望藉此讓處理器保持在休眠、耗電低的狀態。
用電效率(power efficiency)是每一種作業系統都可能利用到的,但對Linux而言,改善效率有助於降低電費成本,進而加強這款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與Windows競爭的實力,俾以更長的電池續航力搶進可攜式電腦,以及通常必須每天24小時開機的伺服器。
無滴答核心不是唯一正在進行中的計畫。英特爾5月間推出一種稱為「PowerTop」的軟體,標榜能更容易找出軟體白白讓電腦處在高度戒備狀態、但其實無此必要的功能。
Illuminata分析師Gordon Haff說:「這(節電計畫)十分合理。全速的馬力愈來愈沒這個必要,特別是就筆記型電腦而言。而筆電愈來愈普及化。」
Linux開發人員費時多年,總算把無滴答核心引進Linux主流。
Linux領導人Linus Torvalds說:「Linux的改造工程大致已完成。」他指出,就更高階的軟體來說,PowerTop可謂「無價之寶」。他說:「許多人和Linux經銷商對此興趣濃厚,所以,使用者應用軟體問題看來確實搞定了。」
還有一些工作要做,但英特爾核心程式設計師Arjan van de Ven說,進度一直在掌握中。他說:「就我們實驗室的成果而言,跑筆記型電腦時,現已提高效率的Linux在idle狀態的耗電量,大約比三個月前的版本節省15%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