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錢理群

出版社:三聯書店(北京)

國際書號:7108018810

頁數:324頁

裝幀:16開

出版日期:2007年8月北京第5次印刷



書評
 
生命顫動的瞬間:《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一 汪盈利

 
「人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時大概是很難接近魯迅的,人倒楣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滿了困惑,甚至感到絕望,這時就走進魯迅了……」[1]


 

 

近二十年來,錢理群的『魯迅研究』一直是北大的熱門選修課,與學院派研究追求感情零度介入相反,他選擇全心的激情投入。在感受到生命困和現實困擾之際,他總是回到魯迅那裏探尋答案……[1]如同錢理群的講課魅力,本書出版後反應熱絡,2003年中國大陸出版至2007年已達5刷,在錢理群深入淺出的解說下,讓此書有學術著述內容該有的豐富,但口語化的表述也使一般民眾容易進入,無論學術與非學術皆能參與此書的閱讀。
 
本書是錢理群2001大病初癒後的一門講課,也是在告別北大講壇之前最後一次演講現場錄音的整理講稿。課程的設定為魯迅著作的導讀課[2],希望學生不帶「閱讀政治學」[3]的眼光,重新閱讀魯迅,不把「學習與研究中文」當作謀生的職業而失去了作為文學許多更重要更根本的東西[4],也希望透過此次教學體現自己的教學理念,喚起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與創造激情,[5]讓學生們對文學的重拾熱情。或許如此,才能增加與魯迅相遇的那一面緣分。
 
錢理群透過魯迅自身的文學創作、日記、書信、雜文論戰等,彙集比對相關史料,企圖重現魯迅當時的著作全貌,包含魯迅寫作時的身心狀態、外在政治環境、學術主流、人民生活的苦痛造成當時代知識份子共同分享的精神壓力,透過他特殊的敘事方式,將那些以前在「正史」或「正式研究」中,被當成稗官野史和非理性而一筆帶過的資料,填補「當時」與「現在」時間、空間上的隔閡,盡全力呈現時代條件下的歷史脈絡,讓現在的讀者可以稍稍靠近「真正的魯迅」。書名「與魯迅相遇」,如同錢理群在書所說:「人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時大概是很難接近魯迅的,人倒楣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滿了困惑,甚至感到絕望,這時就走進魯迅了……」[6]敘述著錢理群在自己內外交困、身心交瘁、孤立無援、極端絕望徬徨的生命的低谷時,與晚年的魯迅相遇了[7]
 
本書原先預計從1936年魯迅停止/死亡的時間頓點開始說起,再追述到20世紀初魯迅在日留學期間思想與文學邏輯的起點,依序敘述回到1936年的魯迅,構成魯迅一個圓形敘說的生命軌跡。但第一學期只回溯到1928年魯迅與創造社、太陽社的論戰,課程就結束了,雖然第二學期有再加彌補課程1928~1936年的魯迅動態,但因為種種原因,尚未收錄出版,故本書只收錄到1928年的魯迅。[8]
 
 
各章節簡述
開場白 與魯迅生命的相遇;後記
交代自己開設此次課程的原因、此書未完整的部份和原先的課程規劃。目前以魯迅為中心所開啟的相關研究,在當代所造成的影響力;由魯迅所開創的道路,尋找待承繼的地方,學習魯迅的思考方式但卻超越魯迅(如錢理群自己說的過河拆橋),期望學生(或是讀者)可以透過魯迅進入以前無法進入的問題,並在思考過程中卻保留完整自主的自我。當然透過錢理群與魯迅相遇的生命經驗,期望透過重新閱讀魯迅,讓學生找回對魯迅或是對文學的熱情,真的達到心靈的碰撞,繼而相遇。
第一講 人間至愛者為死亡所捕獲──1936年的魯迅
透過魯迅的書信、文章,回述1936年魯迅大病初癒後,面對死亡重新認識生命。在1926年與1936年都是魯迅重病後又復原的特殊時段,臨死經驗讓他更珍視活著時日常生活那些溫暖的愛。這一講也提及魯迅直至生命終了也堅持「什麼都要重新做過」,反對一切奴役與壓迫,繼續奮戰搏鬥。一般人可能會認為魯迅死心眼,但這個死心眼的起點也是來自於魯迅內心最深處的溫暖。
第二講 以“立人”為中心──魯迅思想與文學的邏輯起點(1902~1909)
將時序抓回一切的原初,從魯迅留日東行開始說起,因為空間轉移所增加的歷史與地理參照,對魯迅思考上所帶來的轉變,使魯迅追尋與探討如何重建「東方現代化文明」與「東方現代民族主體」,這部分構成20世紀東方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課題,也使魯迅對東方國家,特別是日本、韓國等,產生重大的影響。另外也透過魯迅文章的考察,看到1906~1907年魯迅決定中斷仙台醫學選擇文學,使文章著述關鍵內容的轉向,從思考民族危機轉為民族精神危機。
第三講 十年沉默的魯迅(1908~1918)
魯迅從留日歸國到五四運動前,這段期間少有文章,但是這十年的沉默期卻是重要的,十年的蘊釀構成了後來發文出聲,使人震撼的「魯迅」。透過魯迅的文章追述去接近此時期的他。魯迅在早先啟蒙夢滅後,看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去除英雄與浪漫主義情結,回到現實中,不再當「戰士」。和一般知識份子不同,魯迅毫不保留的挖掘自己,自我批判、懷疑,這部份與五四精神:「重新估定價值」相通,也可能是魯迅繼而選擇開始發聲,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原因。
第四講 「為人學」的文學──關於《吶喊》與《徬徨》的寫作
試圖從理解魯迅創作《吶喊》、《徬徨》兩部小說時內心的狀態,更接近真實的魯迅。在選擇的路經,魯迅一方面質疑五四啟蒙主義與樂觀主義,提醒破壞後並沒有出路,但也放希望在將來,不全盤抹殺而否定啟蒙。選擇傳統文體中邊緣的小說做出發,期望小說是「為人生」而寫,而且還要「改良這人生」。小說中存在一種內在的精神緊張和複雜,關注底層不幸的人們,並審問同時代知識份子,思考當時代的自我欺騙與自我麻醉。在此講也揭露了錢理群渴望大家去追求真實的魯迅,自我剖析、矛盾,甚至因為不忍傷害而不得不說謊的魯迅,才是真的完整的魯迅。
第五講 關於「現在中國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思考──
1918~1925年間的魯迅雜文
當時代大都把眼光向外,認為中國存亡的危機來自於外敵,而魯迅把眼光向內,觀看中國人自己能不能自立。魯迅考察中國人生存環境與生存空間時做出了三個概括:人肉筵席、活埋庵、染缸,歸結現代中國人的生存危機,主要來自於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危機,因此魯迅提出當時代人應有的三大權力:生存、溫飽、發展,與其「立人」,強調個體自由的中心思想相呼應。要當時代的中國人不懷念過去,不希望未來,執著現在。
第六講 北京大學教授的不同選擇──以魯迅與胡適為中心
北大新派教授中,同樣憂國憂民希望透過改革以救國的北大教授,因為路徑選擇的差異,有了胡適與魯迅這兩樣不同的類型。北大當初設立時是定位在學術研究的聖地與指導社會傳撥思想到社會中的中介橋樑。不同於胡適,魯迅知道自己的限制,拒絕「學者」的位置,不當青年導師和人民代言人,遠離一切權力核心,選擇做一個永遠的民間批判者。
第七講 魯迅與現代評論派的論戰
討論由女師大風潮所引起魯迅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由文章史料交代論戰的原委,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論戰,讓魯迅對中國或著自身定位的再思考,影響魯迅最後十年的思考發展。他與特殊知識階級的爭論不是個人之間的事情,而是站在無刀無槍的弱者一方,與壓迫者的反抗。魯迅也由此分析了學界三魂:官魂、匪魂、民魂,只有與民同在的民魂是拒絕權力,值得欽佩的,這也使魯迅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將會有怎樣的命運?最後無論痛苦或沉重,決定當一個獨立自由的生命個體,以「我還有筆!」,奮力揭穿一切騙人謊言。
第八講 《朝花夕拾》和《野草》
錢理群大致是交代《朝花夕拾》和《野草》創作時背後的時空脈絡,增加閱讀時切入的面向。與雜文同時期所寫的《朝花夕拾》、《野草》,使魯迅從社會現實層面深入到自己內心底部的追問,從自我生命的底蘊裡尋找光明的力量,抵禦由外到內的慢慢黑暗,構成魯迅《朝花夕拾》的最基本動因。面對黑暗,魯迅承擔極為沉重,但也使他的生命更豐富、博大、自由,黑暗後的坦然、大笑、歌唱,構成《野草》的雙重面,如果不能理解這裡,即無法理解《野草》。「向前走!」是魯迅思索的最後結論。
第九講 魯迅與太陽社與創造社的論戰
交代魯迅從書寫決定走向行動的發展,但因為現實與理想仍有很大的差距,這部份也提及魯迅投入運動時的妥協與策略。革命並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魯迅提醒搧風點火者把「人」放在第一位,別只把革命想像的過於浪漫,想著破壞,而忘了建設的困難。批判太陽社與創造社對勞動者的過於美化,迎合大眾,變成新「幫閒」。此次不只是跟太陽社與創造社等革命之事份子的論戰而已,而是通過此論戰,讓魯迅重新解釋中國歷史與現實。
 
評論
 
書名標示著「與魯迅相遇」,原先以為書裡可能交代的是作者在人生經歷的過程,透過各式去閱讀魯迅,讓魯迅與他心靈相遇的種種連結。閱讀後發現我想錯了!書裡是透過不一樣的文學史切入方法,介紹一個貼近真實的魯迅樣貌,也因為這是課程演講錄的整理,作者希望透過這樣的講解方式,使大家重新用不同的眼光去了解魯迅,讓自己跟魯迅相遇。
透過日記、文章、著作、書信等等的交叉比對,錢理群企圖讓我們窺見魯迅內心的複雜性與精神狀態,與一般人並無兩樣,同樣會有猶豫、質疑和痛苦,不是腳步堅實毫無懷疑,英雄式那般的傳奇人物,是個有痛苦、有憎恨,也有溫暖的魯迅。
關於本書的書寫策略,為什麼錢理群要用魯迅圓形的生命週期作呈現呢?我猜想原因可能有二
一、從魯迅生活的最後一年,觀看魯迅的全人、全貌,在接近死亡那段期間仍然決定要堅持不棄的,會是什麼?也就是透過魯迅人生裡執著的事情,看出魯迅的大致框架/樣貌,之後再從留日有不同文化衝擊的參照,追述整個思想的起源,看魯迅在不同條件與事件下的演變,何以造就出最後的魯迅。
二、因為是講課,課程設定是導讀課,也可能是透過這樣的安排,同學可以先了解「最後」的魯迅,也就是一般目前大家認為是「偉大人物」的魯迅,他的大致思想是怎麼樣,再透過一步一步的階段導讀,讓大家知道其實這樣的大人物在其實也只是一般市井小民,很多思考方式是歷史形成的,他也有一般人的痛苦、懷疑、和家人互動的溫暖、自我批評、對他人批評的小心眼與不放過,漸漸放下「偶像」的看待方式,使我們更容易進入魯迅,增加與魯迅相遇的機緣。
「魯迅研究可以說是當代的顯學」[9],「繞著魯迅的兩個文化現象:一魯迅的作品在中國大陸常常被評為『第一』;二關於魯迅的論述豐富」,就此他說明「一魯迅是20是紀中國不可以迴避的文化思想的遺產;二研究關於魯迅的種種議論,發現魯迅的文學、思想具有當下性,也就是說他還活在現實生活中和我們一起過活。」[10]此處為錢理群自己交代會以魯迅為研究對象的原因。
「錢理群其主要研究方向有二:一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另一個研究重點,是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作統一的歷史考察,即進行『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心靈史』的研究。」[11]錢理群運用敘述(narrative)的方式,處理魯迅這一段文學史,仔細描繪魯迅每時期不同的為文心態,背後大時代的政治、社會、主流知識份子思潮等對魯迅造成的影響,也都有詳實的記述。不同於一般敘事或是研究中強調的「客觀」,作者在論述中加入許多「個人化」的解讀。
這部份常會為人所詬病,認為太過個人,太過主觀或是帶出太多自身在其中參與的言論,不能算是正式的研究。在史學研究中,縱使主觀部分也要求是「合法主觀」,「所謂『合法的主觀』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在研究過程裡它有一定的位置,這種所謂『合法的主觀』對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傷害極小。」「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也必須在眾多史實中有所選擇。這個選擇如果不影響歷史判斷,那就是合法的。」「『合法的主觀』至少有以下四種:第一種是課題選擇的時候所出現的『合法的主觀』。比如說一個史學工作者閱覽資料決定主題,必然有個人切入的獨特觀點和重心,這個過程本身有主觀成份,這是『合法的主觀』。舉例言之,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淡水的歷史?可能因為地理之便,因為資料之便,或者個人的情感,這是可以被容許的。第二點,劃定收集範圍的『合法的主觀』。史學家以研究的主題作為依歸,決定史料的層級性,有時候也會介入主觀性的判斷。第三點,資料選擇時候的合法主觀,比如他蒐集了八個資料,他決定用四個,這要憑著他自己的學術訓練來加以判斷。最後則是史學家對史料作綜合判斷的時候的『合法的主觀』,史學家研究無數具體而特殊的個案,他要對整個時代提出一個大的判斷,這種判斷常常是綜合性的,這種綜合判斷可視為一種合法的主觀。」[12]這部份的解釋,強調縱有「主觀」,前提也是不可影響歷史判斷的客觀性,所以必須另用「合法主觀」特別標示。
但是在「合法主觀」的包裝下,就真的可以接近完全「客觀」了嗎?
題目選擇、表達的內容、最後的判斷再再都充滿個人性,作者寫作與閱讀者接受到的內容也必定存在差異,「常為人誇口的所謂,『純客觀研究』,不過是盲目套用或無力反思現有的小說史意識的代名詞,而不是真的『不帶任何成見」。可以這樣說,沒有相對獨立的小說史意識,就不可能從事真正創造性的小說史研究。」[13]不只小說史研究,這裡也直指目前各式研究所強調科學化的「客觀」。作者並不避諱或包裝他「個人化」的解讀,在豐富資料的佐證以外,也分享著他的看法,錢理群寫的是屬於錢理群自己對魯迅理解,所以他也在書中呼籲,希望學生(或是讀者),透過他的分享,自己找到自己獨特閱讀魯迅的方法。當然,這些錢理群「個人化」的解讀也不是那麼全然的「個人」,那是一種大家可能會共同分享的精神或經驗。無論事研究、寫作或是完成某件事情,在一切客觀條件層層堆疊的底下,原初的動力來自於非客觀的個人因素,是絕對無法否認的。強調沒有絲毫感情在其中影響讀者判斷力的「客觀行文」,太做作,錢理群試著突破目前對「論述」的框架,呈現接近真實的樣態,邀請我們看看那些「非理性」,在寫作與研究裡,那些最真實的力量。這就是此書寫作的風格,錢理群的行文風格,也就這本書的主要成就與限制。但話說回來,那裡存在可以真的一網打盡且具有完全普遍性的客觀研究呢?相較於強調「完全客觀」的做作,我偏愛承認自己研究不具普遍性但力求真實的「主觀」。
本書的侷限,也就是關於研究對象「魯迅」來說,魯迅著作是中國大陸文革時期除了毛語錄以外,唯一可得的文本,再加上政治的推崇,對魯迅的崇拜化必定多多少少會影響對魯迅的評價與看待他著作的方式。還有就中國傳統而言,德行與品行更勝於個人功績與成就,雖然孔子強調不以人廢言,但以魯迅為範本,相較於周作人,對其論述研究的仔細、豐富程度與總體評論,都和魯迅差非常非常多,這不僅是錢理群在選擇題材時可能會有的背後因素,也是那時代下大部分研究者所會受到的影響。因此在閱讀時建議搭配《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14],可以了解錢理群的研究背景、以魯迅為研究中心的原因,藉此理解那個年代所構成這樣一個現象所造成的限制。
另外,除了透過本書了解魯迅為文的背景脈絡,也閱讀到錢理群與魯迅的種種「相遇」,理解魯迅對他生命夠成的重要性,反觀自己透過閱讀或研究時,可以反芻些什麼,並對自我生命改變些什麼。
 
生命顫動的瞬間,就在與之心靈相遇的那一刻……
 
後記
 
自己本身完全沒有文學底子,甚至對文學的了解猶如炙熱沙漠裡的水氣,稀少的可憐!會有機會接觸到魯迅或是錢理群老師的魯迅研究,完全是我意想不到的。上學期修讀陳光興老師所開設的「亞洲思想資源:魯迅」,讓我在魯迅原文的閱讀中,漸漸開始關心我所陌生的中國近代史,原來現在正在發生的許多事情,民初都早已上演過了(甚至更激烈的情況),而當時代的知識份子也早就已經選擇許多不同的應對道路,或者與官為伍,幫政府背書;或者完全相信民眾,急切火熱的投身各種革命。魯迅是其中一種特例,用的是對自己最嚴苛最痛苦的方式,不是將自己定位為學者官僚,也不完全將自己投身於群眾之中,而是選擇做個永遠孤獨的批判者,肩負中國底層人民的苦痛,打著「橫戰」,鞭著前方的敵人,也時時防著同時代並肩而行知識份子的突襲,孤獨的戰到底。當然,這是我非常抽象化的想像,所以就算有這點點圖像,魯迅對我還是很虛無縹緲。這學期接續著陳光興老師開設的「亞洲思想資源:錢理群的魯迅研究」,讓我們透過錢理群老師與中國大陸的魯迅研究,搭起一個可能的橋樑,有機會更接近魯迅一點點。
錢理群老師出生於1939年,歷經文革、六四天安門,每每都在事件發生影響的大漩渦底下,被激烈的牽動著。1960年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後,被流放至貴州任教,一教就是18年,但也因為這段寶貴的貴州經驗,不同於一般學者「中原」式的思考模式,錢理群老師的論述有著更多細微的關懷,也因為這18年與貴州人、事、物互動的情誼與匝根,讓他有機會與魯迅相遇。
這學期一系列的閱讀[15],透過錢理群的魯迅研究,稍稍得知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內部的一些狀況,還有重新認識與接近魯迅這個一條可以開發與延續的思想資源,提供目前思考問題時更多路徑的可能性;另外,因為錢理群老師的研究方法,是把自己也捲入其中,每一個研究問題都是在回應他自身對生命的矛盾,因為身為知識份子所擔負的精神壓力,或是在時代事件下倖存者的負罪感,都是他寫作的動力,有別於一般學術著述強調「超然客觀」、「完全理性」,錢理群老師不避諱在著述中敘述自身的矛盾與痛苦,讓我在閱讀中看到他為人處事的要求、生命經驗的複雜、做學問與對待研究熱誠的態度、在知識路上的開放性……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自己先把自己剖開來,再赤淋淋的放在眾人目光下被檢視,沒有強大的心臟去支持,做不到的。雖然我沒有真正見過錢理群老師,也只能透過錢老師的書寫稍稍窺看錢老師的面貌,但僅僅溢出的訊息,就讓我非常欣慰,一個非常有教學熱誠與教育愛的老師,一種我敬佩的老師。
在本書裡錢理群老師與魯迅相遇了,透過錢理群老師我和魯迅在遙遠的倆端好像可以揮手打個照面了,當然,也因為魯迅的串聯,我透過閱讀,和錢理群相遇了呢!J
 
參考資料
 
書目
黃俊傑(2006)。《 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P.22。
錢理群(2003/2007)。《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
錢理群(2008)。《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陳國球(1994)。《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出版。
 
網路資源
網頁http://www.bookschina.com.tw/1782482.htm(擷取自2009/07/01)
網頁http://baike.baidu.com/view/104099.htm?func=retitle(擷取自2009/07/01)
 


[1] 引自
網頁http://www.bookschina.com.tw/1782482.htm(擷取自2009/07/01)
[2] 引自錢理群(2003/2007)。《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開場白P.3。
[3] 同註4。開場白P.4。
[4] 同註4。後記P.320。
[5] 錢理群(2003/2007)。《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後記P.323。
[6] 同註7。開場白P.11。
[7] 同註7。後記P.318。
[8] 同註7。後記P.323~324。
[9] 陳炳良。〈「專題研究叢書」序〉。陳國球(1994)。《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出版。
[10] 引自錢理群(2003/2007)。《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開場白P1、2。
[11] 引自
網頁http://www.bookschina.com.tw/1782482.htm(擷取自2009/07/01)。
[12] 黃俊傑(2006)。《 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P.22。
[13] 陳平原。〈小說史方法散論〉。陳國球(1994)。《中國文學史的省思》。台北:書林出版。
[14] 錢理群(2008)。《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15] 該學期閱讀書目《我的回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我的精神自傳:以北京大學為背景》、《豐富的痛苦─唐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1948:天地玄黃》、《周作人傳》、《漂泊的家園》,另有文章選讀數篇。

 

 

 


[1] 引自錢理群(2003/2007)。《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開場白P.11。

 

 
 

交通大學:大陸戰後思想狀況--我和共和國、毛澤東六十年

清華大學:魯迅作品選講

97學年《錢理群的魯迅研究》課堂心得

錢理群書評

《我所認識的魯迅與當代的魯迅研究》演講回饋

《魯迅入門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