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大千世界
餐飲旅遊
音樂娛樂
藝術文學
運動休閒
百業達人
企業網路
學校社團
  » 餐飲旅遊訊息  2011-05-25 台灣第一奇景 太魯閣峽谷

  

台灣第一奇景 太魯閣峽谷

太魯閣國家公園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境內地勢高聳,大致由西部的脊樑山脈向東傾斜,其間山巒起伏,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所據。這些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臺灣百岳」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

境內河川以脊樑山脈為主要的分水嶺向東西奔流。東側是立霧溪流域,面積約佔整個國家公園的三分之二,主流貫穿公園中部,支流則由西方及北方來會;脊樑山脈西側狹長的區域是大甲溪上游、南湖溪、耳無溪、畢綠溪等等。太魯閣國家公園涵蓋了劇烈造山運動隆起形成的變質岩區,區內岩層走向大致成東北往西南向,園內高山突兀,峽谷深邃,奇景美不勝收,極具特色之處。

 

台灣島因地殼運動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終年豐沛的溪水,造成快速的河流下切侵蝕速率,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太魯閣峽谷地區每年以超過○.五公分的速度向上抬升,切穿了三角錐山的支稜,造就舉世稱奇的太魯閣峽谷。此外,因大理岩岩性緻密,不易崩解,形塑成今日陡峭狹窄幾近垂直的U型峽谷。峽谷中常見美麗的岩石褶皺,是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及多次的變質、變形作用,大理岩與其他岩石形成變化萬千的曼妙紋理,成為今日人們解讀太魯閣峽谷形成史的重要證據之一。

太魯閣的地質堪稱是中央山脈東側地質區域的縮影,主要有大理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等變質岩所構成。其中,大理岩是台灣已知出露地表最古老的岩層,形成年代可追溯至二億五千萬年以前。根據已發現屬於古生代的紡錘蟲、珊瑚等化石及中生代的溝鞭藻化石推斷,當時的太魯閣是地處熱帶的淺海環境,由海洋生物、陸地沖刷入海的沉積物和海底火山噴出岩漿及灰燼累積長達數千公尺的沉積物,後來經由變質作用生成現今太魯閣峽谷常見的大理岩、片岩及片麻岩等岩石。

  

最具代表性的是-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所形成的峻秀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遐思。

白楊步道從入口到水簾洞,短短2.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個隧道,所以最好攜帶手電筒備用;當初為建水壩而開闢的白楊步道,整條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一路上綺麗極景不斷,愛壯闊者可賞峽谷溪流,喜微美者可觀山壁苔流,還有隧道中小似雨滴、大至水簾樣的大水在黑暗中傾洩而下,可滿足各人與眾不同的心思。      

 

         太魯閣峽谷重要景點:清水斷崖.九曲洞步道.砂卡礑步道.白楊瀑布.

行程建議:

 

九曲洞步道
花蓮arrow_right 長春祠arrow_right 燕子囗 arrow_right 九曲洞步道 arrow_right 天祥 arrow_right 綠水步道arrow_right 布洛灣 arrow_right 花蓮  
 
清水斷崖
花蓮 arrow_right 清水斷崖 arrow_right 燕子口 arrow_right 九曲洞步道 arrow_right 綠水 arrow_right 布洛灣arrow_right 花蓮
 
白楊步道
花蓮 arrow_right 長春祠 arrow_right 布洛灣arrow_right 燕子口 arrow_right 九曲洞步道 arrow_right 天祥arrow_right 白楊步道arrow_right 花蓮

相關網站:http://www.taroko.gov.tw/TourismInformation/2_0_0_0/defaul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