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相關參考書目(二)

(一)、人類學

王田明,(2002),〈泰雅族(賽德克族)獵頭風俗之研究〉,《社教資料雜誌》,292,pp. 9-12。

王春源、黃森泉,(1997),〈論泰雅族祖靈Rutux之經濟倫理涵義〉,《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5 (1),pp. 61-88。

王崧興,(1964),〈李亦園等:南澳的泰雅(書評)〉,《考古人類學刊》,23/24,pp112-113。

王梅霞,(2003),〈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pp.77-104。

比令.亞布,(1999),〈泰雅族的巴斯達(紋面)〉,《原住民教育研究》,2,pp.197-203。

比令.亞布,(1999),〈追溯泰雅紋面的原始意義以及觀念的演變〉,《山海文化》,23,pp.159-162。

比令.亞布,(1999),〈泰雅族紋面的社會文化意義〉,《原住民教育季刊》,15,pp.47-60。

石璋如、陳奇祿,(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衣、食、住〉,《文獻專刊》,1(2),pp.19-40。

台大考古人類學系,(1966),〈台灣土著各族近年人口增加與聚落移動調查報告〉,《台大考古人類專刊》,3。Top

田哲益,(2001),〈泰雅族之發祥神話傳說 (上)〉,《臺灣源流》,23,pp.130-140。

田哲益,(2001),〈泰雅族之發祥神話傳說 (下)〉,《臺灣源流》,24,pp.131-137。

江桂珍,(1998),〈試論泰雅族之身體紋飾〉,《史博館學報》,9,pp.109-134。

江桂珍,(2004),〈概述烏來泰雅族〉,《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4 (5),pp. 38-50。

余光弘,(1982),〈東賽德克泰雅人的農事祭儀〉,《民俗曲藝》,13。

余光弘,(1979),〈東賽?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31-53。

余光弘,(1980),〈泰雅族東賽?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

余光弘,(1996),〈泰雅族黥面的社會文化意義〉,《歷史月刊》,107,pp.4-8。

余光弘,(1997),〈獵頭與泰雅文化〉,《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4,pp. 16-21。

余錦泉,(1963),〈臺灣泰雅族太魯閣群的體質〉,《臺大考古人類學刊》,21/22,pp.21-31。Top

余錦福,(2004),〈泰雅族賽德克亞族Uyas複音即興演唱與社會制約〉,《玉山神學院學報》,11,pp. 175-210。

沈明仁,(1999),〈從授狩獵文化中的gaga談泰雅族人的生活〉,《原住民教育研究》,2,pp.181-196。

阮昌銳,(1964),〈南澳泰雅族的農業〉,《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7,pp. 123-200。

阮昌銳,(1975),〈臺東縱谷土著族的經濟生活變遷:泰雅布農阿美三個聚落的比較研究〉,《民族社會學報》,13,pp. 44-88。

何廷瑞,(1950),〈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台大考古人類學刊》,15-16期合刊。

何廷瑞,(1953),〈本系所藏泰雅族獵頭衣飾〉,《台大考古人類學刊》,2。

何廷瑞,(1954),〈有關泰雅族獵頭禮儀標本〉,《考古人類學刊》,4,pp.39-41。

何廷瑞,(1956),〈泰雅族獵頭習俗之研究〉,《台大文史哲學報》, 7,pp.151-208。

李亦園,(1962),〈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4,pp.1-46

李亦園,(1963),〈南澳泰雅族的神話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5,pp.97-135。Top

李亦園 等,(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研究(上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五號》

李亦園 等,(1964),〈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研究(下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第六號》

李亦園,(1969),〈南澳泰雅族人的傳說神話〉,《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23。

李濟,(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體質〉,《文獻專刊》,1(2),pp. 67-79。

宋龍生,(1963),〈南澳泰雅人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5,pp.165-223。

吳春慶,(1962),〈宜蘭縣泰雅族的過年--粟祭〉,《邊政學報》,1,pp.42-43。

林榮泉,(1988),〈泰雅族的成年禮及其功能〉,《民俗曲藝》,46,pp. 82-92。

林道生,(1993),〈「泰雅族文化(二)--泰雅族的社會體制及自治(上)」〉,《東海岸評論》,60 ,pp.47~50。

林瑤棋,(1996),〈臺灣原住民姓名的探討〉,《臺灣源流》,5。

邱健雄,(1962),〈宜蘭縣泰雅族獵首舊俗〉,《政大邊政學報》,1,p.41。Top

卓淑娟,(1996),〈泰安鄉泰雅族的分布與發展〉,《苗栗文獻》,11,pp.196-203。

芮逸夫,(1950),〈瑞岩泰耶魯族的親子聯名制與儸麼些的父子聯名制比觀〉,《台灣文化》,6(1),pp.1-8。

芮逸夫,(1950),〈瑞岩泰耶魯族的親屬制初探〉,《台灣文化》,6(3/4),pp.1-10。

芮逸夫,(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系譜〉,《文獻專刊》,1(2),pp.56-66。

芮逸夫,(1955),〈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泰雅調查簡報〉,《台大考古人類學刊》,5,pp.29-43+113-127。

侯炎、胡水旺,(1953),〈臺灣Gaogan地區Atayal族之生體測量〉,《臺灣醫學會雜誌》,52(8),pp. 519-530。

胡良珍,(1967),〈臺灣泰雅民族學初步調查研究〉,《民族社會學報》,1,pp. 5-8。

洪敏麟,(1973),〈賽德克人傳統的山坡火田經營〉,《臺灣文獻》,24,pp. 1-31。

高萬金,(2003),〈論泰雅爾族gaga的生態倫理--從馬告國家公園共管機制談起〉,《玉山神學院學報》,10,pp. 71-91。

孫家驥,(1957),〈泰雅族傳說十六則〉,《臺灣風物》,7(3),pp. 7-12。

孫嘉陽,(1977),〈淺嘗文明的樂園--南澳溪上游的泰雅族〉,《戶外生活雜誌》,9,pp. 74-85。Top

許炳進,(1999),〈泰雅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再詮釋-(上)〉,《台灣遠流》,14,pp. 76~82。

許炳進,(1999),〈泰雅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再詮釋-(下)〉,《台灣遠流》,15,pp. 48~50。

許家華,(2002),〈福山部落經濟、文化觀察〉,《北縣文化》,74,pp. 66-75。

郭秀玉、葉立成,(1998),〈台灣泰雅族紋面文化之研究 ( 苗栗泰安鄉與花蓮縣秀林鄉為範圍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

悠蘭.多又,(2000),〈舊傳統與新文化之儀式展演:以「泰雅兒女迎千禧」及「山之饗宴—泰雅播種祭活動為例〉,《宜蘭文獻雜誌》,44,pp.135-153。

陳以理、謝伯淵、陳家旺,(1959),〈桃園縣合歡泰雅族之手掌理紋的研究〉,《台大考古人類學刊》,13/14,pp. 60-76。

陳宏彥,(1974),〈遺失了加加(gaga)的人:變遷中南澳泰雅族求偶與婚姻的實習〉,《人類與文化》,4,pp. 32-34。

陳奇祿,(1956),〈泰雅族的日常生活〉,《台大考古人類學刊》,7 pp. 56-59。

陳奇祿 等,(1949),〈泰雅魯族的陷機〉,《臺灣文化》,5(2),pp. 69-75。

陳茂泰,(1975),〈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民族所研究所集刊》,36,pp. 11-33。

陳家旺、謝伯淵,(1959),〈臺灣苗栗縣錦水村泰雅族之手掌理紋的研究〉,《台大考古人類學刊》,13/14。Top

陳國鈞,(1956),〈花蓮縣秀林鄉的泰雅族〉,《中國地方自治》,7(9),pp. 13-16。

陳國強 等,(1996),〈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姓名調查〉,《臺灣源流》,3。

陳紹馨,(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人口、教肓及家族的構成份子〉,《文獻專刊》,1(2),pp. 9-18。

陳紹馨,(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沿革〉,《文獻專刊》,1(2),pp. 1-8。

陳紹馨,(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查報告—調查經過〉,《文獻專刊》,1(2),p. 1。

陳樹功,(1953),〈本省山地泰耶魯族婚姻制度〉,《新社會》,5(5),pp. 19-20。

陳妙鈴,(1999),〈泰雅族的「末代巫師」?〉,《光華》,pp. 120-127。

陳宏賓,(2003),〈泰雅族族群意識的變遷〉,《重高學報》,6,pp. 177-186。

陳浩然、申屠光,(1999),〈泰雅族的衣飾製造與文化關係之研究〉,《華岡紡織期刊》,6 (2),pp. 181-193。

陳偉智,(1997),〈「殖民地統治、人類學與泰雅書寫」--1895年田代安定的宜蘭調查〉,《宜蘭文獻雜誌》,29,pp. 3-28。Top

黃森泉,(1997),〈論gaga與泰雅族之倫理規範〉,《原住民教育季刊》,5,pp.39-58。

黃森泉、比令.亞布,(1999),〈泰雅族紋面的社會文化意義〉,《原住民教育季刊》,15,pp. 47-60。

黃長興,(1998),〈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上)〉,《山海雜誌》,19,pp.124-135。

黃長興,(1999),〈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下)〉,《山海雜誌》,20,pp. 112-126。

黃長興,(2000),〈東賽德克群的狩獵文化〉,《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5,pp. 1-104。

黃國超,(2000),〈泰雅族的靈魂觀—惡靈的咒詛或善靈的懲罰?試從鎮西堡一個案例談起〉,《山海雜誌》,21/22,pp.170-192。

程健教 黃森泉,(1997),〈泰雅族的Ga-Ga及其社會規範功能〉,《臺中師院學報》,11,pp. 291-315。

黑帶.巴彥,(1999),〈泰雅族的蓋稱文化和引源文化〉,《新竹文獻》,創刊號,pp. 62-66。

黑帶.巴彥,(2000),〈泰雅族的遷徙形態〉,《新竹文獻》,1,pp. 91-92。

黑帶.巴彥,(2000),〈泰雅族的GAGA〉,《新竹文獻》,3,pp. 65-68。Top

黑帶.巴彥,(2000),〈追溯泰雅紋面的原始意義以及觀念的演變〉,《山海文化雙月刊》,23/24,pp. 159-162。

黑帶.巴彥,(2001),〈追溯泰雅族文面的原始意義以及觀念的演變〉,《新竹文獻》,7,pp. 76-80。

黑帶巴彥,(2002) ,〈泰雅族的狩獵文化〉,《新竹文獻》,8,pp.88~105。

張光直,(1953),〈本系所藏台灣泰雅族貝珠標本〉,《考古人類學刊》,2,pp.29-34。

張丙龍、廖述演,(1958),〈臺灣臺中縣東勢地區泰雅族之手掌究理紋之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pp. 20-35。

張鍾濂,(1962),〈宜蘭縣泰雅族之親屬關係〉,《政大邊政學報》,1,pp. 29-37。

張灥生,(1949),〈臺灣Atayal族頭骨人類學的研究〉,《臺大解剖學研究室論文》,6,pp. 59-154。

費羅禮,(1969),〈台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七》

詹俐敏,(2000),〈泰雅族的「僅麼湎」文化〉,《山海文化雙月刊》,23/24,pp. 188-190。

楊和縉,(1962),〈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之婚俗〉,《政大邊政學報》,1,pp. 38-40。

楊宗元,(1969),〈泰雅族的風俗與傳說〉,《台北文獻》,8,pp. 40-48。

楊南邵,(1997),〈泰雅族烏來屈尺群-淺談其來歷、遷徙與定居〉,《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4,pp. 22-28。Top

楊南郡,(1997),〈山.雲.泰雅人〉,《宜蘭文獻雜誌》,28,pp. 26-47。

楊淑媛,(1990),〈泰雅族Sumato與賽夏族Pitaza 之比較〉,《人類與文化》,26,pp. 21-29。

趙啟明,(2004),〈試探泰雅族的文面、文面形式與族群識別之關係〉,《臺灣文獻》,55 (2),pp. 47-83。

廖守臣,(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4,pp.61-206。

廖守臣,(1978),〈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5,pp.81-212。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移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守臣,(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專刊》

廖英助,(1990),〈關於yumin piray和yabu ulay叔姪的諧和關係〉,《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pp.1-40。

劉秋宜,(2002),〈臺灣四縣客語族群與泰雅族群「面子」相關問題研究〉,《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4,pp. 117-132。

葉珠紅,(2003),〈淺探漢民族與泰雅族、布農族的彩虹神話〉,《大明學報》,4,pp. 13-22。Top

董作賓,(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 報告:時間觀念〉,《文獻專刊》,1(2) ,pp. 49-54。

蔡禎祥,(1959),〈桃園縣合歡泰雅族體質人類學之研究〉,《台大考古人類學刊》,13/14 。

蔡錫圭,(1950),〈臺灣Atayal族側頭骨人類學的研究〉,《臺大解剖學研究室論文》,11,pp.129-202。

謝世忠,(1992),〈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認同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48,pp.113-129。

謝世忠,(2001),〈少年婚、文化、與傳統力量--一個花蓮太魯閣部落的例子〉,《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7,pp. 35-54。

衛惠林,(1958),〈泰雅族的部落制度〉,《台灣文獻》,9(3),pp.33-41。

衛惠林,(1958),〈台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pp.1-28。

衛惠林,(1963),〈泰雅族的父系世系與雙系共作組織〉,《台灣文獻》,14(3),pp.20-27。

衛惠林,(1965),〈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5/26,pp.71-87。

韓康信、何傳坤,(2002),〈殷墟祭祀坑人骨眶上孔和舌下神經管二分現象與種族關係--附臺灣閩南、泰雅及海南漢人頭骨之觀察〉,《國立臺灣博物館年刊》,45,pp. 1-13。

顏晴雲,(1956),〈泰雅族的日常生活〉,《考古人類學刊》,7,pp.56-59。

顏晴雲,(1959),〈泰雅族的一生〉,《臺灣文獻》,10(2),pp.11-16。Top


(二)、語言學

Randriamasimanana, Charles,(2004),〈Malagasy and Formosan Languages: A Comparison〉( 馬拉加西語和臺灣南島語之比較研究 ),《語言暨語言學》,5 (2),pp. 409-431。

朱介凡,(1950),〈略論顏晴雲的「泰耶魯諺語初輯」〉,《臺灣文化》,6(2),pp.47-56。

李壬癸,(1980),〈泰雅語群〉,《中研院史語所集刊》,51(2)。

李壬癸,(1982),〈泰雅語群不同年齡在語言形式上的差異〉,《清華學報》,14(1.2),pp. 167-191。

李壬癸,(1995),〈The Case-marking System in Mayrinax, Atayal〉(泰雅語汶水方言的格位系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 (1),pp. 23-52。

李琦,(2002),〈Nominalization and WH-movement in Seediq and Tagalog〉(賽德克語和塔加拉語名物化及疑問句探究),《語言暨語言學》,3 (2),pp. 393-426。

林伯燕,(2001),〈文字與原住民〉,《新竹文獻》,3,pp.71~73。

黃美金,(1995),〈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Wulai and Mayrinax Atayal: a Comparison〉(烏來和汶水泰雅語語法比較),《師大學報》,40,pp. 261-293。

黃美金,(1996),〈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s in Mayrinax Atayal〉(汶水泰雅語的疑問句結構),《師大學報》,41,pp.263-295。

黃美金,(2001),〈Focus System of Mayrinax Atayal: A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汶水泰雅語焦點系統:語法、語意及語用研究),《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46 (1)/ (2),pp. 51-69。

黃美金,(2002),〈Nominalization in Mayrinax Atayal)〉( 汶水泰雅語名物化結構探究 ),《語言暨語言學》,3 (2),pp. 197-225。Top

黃宣範,(2002),〈The Pragmatics of Focus in Tsou and Seediq〉(鄒語與賽德克語焦點系統的語用研究),《語言暨語言學》,3 (4),pp. 665-694。

黑帶巴彥,(2002),〈泰雅族的深奧的語言(KAIZMIHUNG)〉,《新竹文獻》,9,pp. 109-116。

張永利,(1995),〈賽德克語的黏著代詞〉,《中國民族學通訊》,33,pp. 5-14。

張明正,(1996),〈泰雅族群與賽德克族群習俗語言異同探討〉,《臺灣源流》,3。

楊希枚,(1959),〈論泰雅賽夏排灣等族人名的稱謂敬稱變化〉,《中研所史語所集刊》,29 下冊,pp. 677-684。

錢玉章,(2001),〈淺談泰雅語之音韻規律--以Squliq方言為例〉,《新竹師院語教系語文學報》,7,pp. 165-180。

錢玉章,(2003),〈泰雅母語教學之標音系統探究〉,《竹縣文教》,27,pp. 38-45。

蔡維天,(1997),〈臺灣南島語疑問詞的無定用法--噶瑪蘭語、鄒語及賽德克語的比較研究〉,《清華學報》,27 (4),pp. 381-422。

顏晴雲,(1949),〈泰耶魯諺語初輯〉,《臺灣文化》,5(2) ,pp. 51-68。

顏晴雲,(1956),〈泰耶魯諺語初輯〉,《臺灣研究》,1(1),pp. 103-106。Top


(三)、宗教

丁立偉,(2003),〈台灣山區傳教工作今昔談--以新竹教區尖石牧靈區為例〉,《神學論集》,134,pp. 546-567。

何金山,(1987),〈秀巒村泰雅族的宗教變遷〉,《民族與華僑研究所學報》,4,pp.122-154。

林衡立,(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宗教〉,《文獻專刊》,1(2),pp. 41-48。

高萬金,(2000),〈編織的上帝:詮釋泰雅爾族傳統信仰的經驗〉,《臺灣神學教育年刊》,1,pp. 79-122。

黃宣衛,(1980),〈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18(1),pp.101-115。 

張秋雄,(2004),〈舞出「原味」蹈出「部落眼」(1):賽德克族部落Mbenowah舞蹈中的約拿書〉,《玉山神學院學報》,11,pp. 73-101。

猶浩彼厚,(2002),〈Gaga--Atayal種族倫理的研究並淺談它在今日原住民教會中之應用〉,《玉山神學院學報》,9,pp. 123-158。

賴安德,(1994),〈To Evaluate the Tayal'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in and Sickness--In the Light of Biblical Text〉(從聖經來探討泰雅族人對罪與疾病的瞭解 ),《玉山神學院學報》,3,pp. 56-75。

簡鴻模,(2000),〈臺灣原住民傳統宗教與生態環保--以泰雅族賽德克亞支德克塔亞群為例〉,《輔仁宗教研究》,2,pp. 43-65。Top


(四)、歷史

王學新,(1997),〈論日治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臺灣文獻》,48:4,pp. 71-98。

田哲益,(2003),〈泰雅族最閃耀的名字莫那.魯道霧社蜂起〉,《臺灣源流》,25,pp. 138-146。

何德華、關馥、劉淑美,(1995),〈泰雅傳說五則〉,《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0,pp. 119-142。

近藤正己,(1988),〈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40-55。

宜蘭縣史館,( 2000 ),〈歲月泰雅圖像展〉,《宜蘭文獻雜誌》,46,pp.99-142。

孫家驥,( 1957),〈泰雅族傳說十六則〉,《台灣風物》,7(3)。

范燕秋,(1999),〈疾病、邊緣族群與文明化的身體—以1895-1945宜蘭泰雅族為例〉,《台灣史研究》,5(1),pp.141-75。

陳國強,(1996),〈臺灣原住民的社會歷史發展〉,《臺灣源流》,2。

陳偉智,(1997),〈「殖民地統治、人類學與泰雅書寫」--1895年田代安定的宜蘭調查〉,《宜蘭文獻》,29,pp.3-28。

悠蘭多又,(2003),〈維繫文化實踐與經濟生存的命脈--從泰雅族女性Yabung Kumu的生命故事開始敘說〉,《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2,pp. 18-29。Top

黃鼎松,(2002),〈臺灣光復前苗栗縣泰安鄉原漢關係之探討〉,《菁莪季刊》,14 (2),pp. 47-63。

張品端,(1996),〈臺灣原住民源流考〉,《臺灣源流》,2。

雅基.比穗 口述,中村平 整理,李英茂 譯,(2003),〈雅基.比穗的故事〉,《宜蘭文獻雜誌》,62,pp. 67-154。

溫振華,(1997),〈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2,pp. 15-24。

溫振華,(1997),〈烏來泰雅族的經濟社會變遷(約1730-1945)〉,《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4,pp.4-15。

楊鈴慧 編,(1993),〈泰雅人專刊〉,《宜蘭文獻雜誌》,28-29。

潘繼道,(2000),〈日據前臺灣太魯閣族群的發展〉,《歷史月刊》,152,pp. 14-21。

潘繼道,(2001),〈日據時期臺灣太魯閣族群的反抗血淚〉,《歷史月刊》,164,pp. 20-26。

潘繼道,(2003),〈晚清「開山撫番」與臺灣後山太魯閣族群勢力之變遷〉,《史耘》,9,pp. 49-70。Top


(五)、文學

李有成,(1994),〈讀瓦歷斯•尤幹的「想念族人」〉,《聯合文學》,122,pp.113-116。

李敏勇,(1996),〈森林,愛和自由的夢〉,《台灣文藝》,156。

杜十三,(1999),〈歌唱的石頭─讀瓦歷斯•尤幹的「想念族人」〉,《文訊》,107,pp.8-9。

杜偉瑛,(1999),〈從鍾肇政的原住民小說「馬利科彎英雄傳」--談泰雅族〉,《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pp. 59-122。
林于弘,(2002),〈一個原住民老師的童詩寫作--以瓦歷斯.諾幹為研究對象〉, 《臺北師院語文集刊》,7,pp.55+57-81。Top


(六)、人物

王淑津,(1996),〈莎勇的圖像--鹽月桃甫與泰雅原住民畫作〉,《宜蘭文獻雜誌》,20,pp. 24-50。

賴明珠,(2003),〈王碧珠的織物創作--當代復興鄉泰雅族織物的傳承與繁衍〉,《藝術家》,57 (4),pp. 344-355。

簡扶育,(1997),〈左揮彩筆,右執聖經--泰雅藝術家安力.給怒〉,《藝術家》,44(1),pp. 378-389。

簡扶育,(1997),〈泰雅畫家阿麥.西嵐--創作的心情如同談戀愛〉,《藝術家》,44(2),pp. 376-383。Top


(七)、文化與工藝

王建台,(1997),〈台灣泰雅族的傳統體育介紹〉,《國民體育季刊》,26 (2),pp.12-18+156。

石磊,(1964),〈泰雅族南澳群的紡織工業〉,《中研院民族所集刊》,17,pp95-122。

田哲益,(2000),〈臺灣原住民傳統童玩體育活動〉,《臺灣體育》,109,pp. 2-4。

田哲益,(2001),〈泰雅族飲食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7 (2),pp. 19-27。

田貴實,(1997),〈泰雅族田貴實-研究紋面文化的告白〉,《原住民教育季刊》,6,pp.33-39。

江明清,(2000),〈談泰雅爾族物質文化中的口簧琴〉,《宜蘭文獻雜誌》,44,pp. 154-172。

江桂珍,(1998),〈試論泰雅族之身體紋飾〉,《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9,pp.113-134。

江慶林 主持,陳文達 紀錄,(198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第九次民俗(泰雅族婚喪習俗)座談會實錄一〉,《臺灣文獻》,pp.241-260。

宋龍生,(1981),〈泰雅族的黥面與紋身〉,《藝術家》,79,pp. 106-111。

巫澄安,(1958),〈泰雅古樂譜三首〉,《台灣風物》,8(4),pp.4。Top

李季育,(2000),〈台灣原住民泰雅族方衣服飾的紋飾與色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0 (12), pp.36-46。

林楨慶,(1998),〈泰雅族紡織藝術〉,《文物雜誌》,13,pp.116~121。

哈尤.尤道,(1993),〈臺灣太魯閣族的樂器〉,《臺灣風物》,43 (1)。

柳秋色、王福長,(1994),〈從織物文化延伸為產品之研究--以泰雅族為例〉,《臺灣手工業》,51, pp. 49-63。

高紅、劉昭民,(1998),〈台灣泰雅族早期的紡織技術〉,《科學史通訊》,18,pp.23-26。

黑帶巴彥,(2001),〈泰雅族的主要食物〉,《新竹文獻》,6,pp. 103-116。

黑帶巴彥,(2002),〈泰雅族的狩獵文化〉,《新竹文獻》,8,pp. 88-105。

黑帶巴彥,(2002),〈泰雅族與山地酒〉,《新竹文獻》,11,pp. 67-76。

黃耘,(2003),〈織夢--Yuma.Taru與泰雅傳統染織村〉,《師友》,437,pp. 19-21。

莊春榮,(2002),〈台灣太魯閣族的樂器〉,《玉山神學院學報(福音與文化)》,1,pp.171-178。

劉克浩,(1997),〈泰雅族口簧琴的功能〉,《宜蘭文獻雜誌》,28,pp. 48-66。Top

劉亮瑜,(1996),〈群山的子民. 歌的天使--泰雅采風錄〉,《奧福教育年刊》,3,pp. 67-94。

磊畾,(2000),〈泰雅族的傳統音樂--兼記黑澤隆朝一九四三年大嵙崁之行〉,《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pp. 48-54。

賴安琳,(1998),〈泰雅族的黥面藝術〉,《自新使者刊物》,45,pp.34∼38。


賴明珠,(2004),〈復興鄉泰雅族編器物體系文化風華的再現--兼論族群認同、物質文化再現、與當今原住民工藝藝術的創新〉,《藝術家》,58 (4),pp. 492-503。

薛明仁,(2003),〈九年一貫創意教學課程談學校本位發展特色--傳統舞蹈教學創新意「德魯固族健康操」原味十足〉,《臺灣教育》,622,pp. 43-44。

蘇月霞,(1988),〈臺灣高山族的服裝:以泰雅族和排灣族為中心〉,《臺南家專學報》,7,pp.59-82。Top


(八)、社會學

文崇一,(1971),〈烏來村泰雅族的社會變遷(簡報) 〉,《中國民族學通訊》,11,pp.10-11。

文崇一、李亦園、楊國樞,(1978),〈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專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24。

石計生,(2002),〈埋伏坪手記--夏天,我們造訪了一個泰雅部落〉,《東吳社會學報》,12,pp. 181-192。

江春錦,(1984),〈復興鄉泰雅族社會研究〉,《社會研究》,23,pp.15-51。

余光弘,(1978),〈梨山泰雅族人的經濟危機〉,《中國論壇》,7(4),pp.13-15。

李亦園、許木柱,(1978),〈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族為例的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專刊》,24。

胡良珍,(1969) ,〈南投靜觀賽德人的社會生活之研究〉,《臺灣文獻》,20 (4)。

許木柱、鄭泰安,(1991),〈社會文化因素與輕型精神症狀—泰雅和阿美兩族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pp.133-160。

許炳進,(2000),〈台灣原住民泰雅社區文化與家庭教育之研究-(上)〉,《台灣遠流》,17,pp. 51-59。

許炳進,(2000),〈台灣原住民泰雅社區文化與家庭教育之研究-(下)〉,《台灣遠流》,18,pp. 80-97。Top

溫振華,(1997),〈烏來泰雅族社會經濟變遷(約1730-1945)〉,《北縣文化季刊》第五十四期。

蕭新煌,(1970),〈新竹尖石五峰山地居民的生活態度〉,《思與言》,8(3),pp.23-32。

蕭新煌,(1971),〈山胞現代化生活的若干問題—從兩個部落山胞對漢人的態度談起〉,《思與言》,9(3),pp.24-36。



(九)、社工輔導

Sheu, Chuen-Jim,(1996),〈Differences of Delinquent Behavior and Family Environment Among Four Ethnic Juvenile Groups in Taiwan--Comparison of Hokkien, Hakka, Atayal and Hokkien-Hakka Exogamy〉(閩南族,客家族,泰雅族及閩客通婚族之國中生偏差行為與家庭環境差異之比較研究) ,《警政學報》,28,pp. 105-119。

黃淑玲,(1996),〈臺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臺灣社會研究》,22,pp. 103-152。

黃淑玲,(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1960-1998〉,《台灣社會學研究》,4,pp.97-144。

許敏桃、許木柱、張淑美,(2002) ,〈文化與失落經驗: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 感受與適應—兼論與泰雅族的差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卷期不明,pp.87-128。

張欣萍、高淑貴,(2000),〈原住民飲酒行為與家庭相關之研究--以泰雅族、賽夏族為例〉,《農業推廣學報》,17,pp.58-82。Top


(十)、教育心理

多奧尤給海,(1989),〈泰雅的孤雛淚痛〉,《彩虹雜誌社》,2,pp.1-2。

瓦歷斯.諾幹、高德義,(1996),〈原民住民教育政策的改革〉,《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132,pp.2-3。

王木榮,(1999),〈影響山地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泰雅族教育研究》,2,pp.161-180。

巴義慈,(2001),〈台灣原住民泰雅爾語母語教學〉,《台灣語言教學與研究期刊》,3,pp.1-12。

朱慧清,(2000),〈從泰雅族學童的學校成就談家庭文化的衝擊〉,《泰雅族教育研究》,15,pp.41-49。

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與智力之比較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3,pp.193-208。

宋神財,(1994),〈台北縣烏來國民小學泰雅母語教學施行情況報告(1990 –1994)〉,《人本教育札記》,66,pp.98-107。Top

呂季霏,(2002),〈花蓮縣國小低年級泰雅族學生平面幾何概念之詮釋性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4,pp.187-209。

林光輝,(2001),〈推動泰雅母語教學面面觀〉,《原住民教育季刊》,22,pp.132-142。

林忠信,(2001),〈清那活水來--參加合作國小泰雅語系教學觀摩之我見〉,《南投文教》,14,pp. 28-30。

吳天泰,(1996),〈泰雅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4,pp.23-34。

吳進風,(1995),〈福山村泰雅族兒童陶藝表現之探討〉,《陶藝》,6,pp. 91-94。

吳燕和,(1963),〈泰雅兒童的養育與成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6,pp.163-211。

吳燕和,(1965),〈泰雅兒童的養育與成長〉,《民族學院研究所季刊》,16,pp.163-207。

紀惠英、劉錫麟,(2000),〈泰雅族學童的學習世界〉,《花蓮師院學報》,10,pp.65-100。Top

浦忠成、譚光鼎、瓦歷斯.諾幹,(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引言報告〉,《教改通訊》,17/18,頁56-58。

曹天瑞,(2002),〈原住民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2,pp. 249-272。

郭玉婷、譚光鼎,(2002),〈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3),pp.149-165。

陳伯璋、單文經、譚光鼎,(1998),〈泰雅族教育學門中課程與教學的研究項目之分析〉,《泰雅族教育季刊》,11,pp.60-68。

許木柱,(1978),〈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族為例的初步研究〉,《中研院民族所集刊》,24,pp.281-298。

許木柱、李亦園,(1978),〈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以環山泰雅族為例的初步研究〉,《新竹師專學報》,10,pp.1-49。

許炳進,(1999),〈臺灣原住民泰雅社區文化與家庭教育之研究(上)〉,《台灣遠流》,17,pp.51-59。

許炳進,(1999),〈臺灣原住民泰雅社區文化與家庭教育之研究(下)〉,《台灣 遠流》,18,pp.81-98。

喬依絲•拉素,(1996),〈綠溪泰雅族人的母語教育〉,《常民文化年刊》,1996年號,pp.28-39。Top

張雪君,(2002),〈The Study of Atayal Adult Villagers' School Educational Experience〉 (泰雅村民學校教育經驗的研究) ,《社會科教育研究》,7,pp. 39-60。

張雪君,(2003),〈The Study of Children'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Atayal Culture〉 ( 兒童對泰雅文化的認知與了解之研究 ) ,《社會科教育研究》,8,pp.21-47。

張耀宗,(1998),〈文化差異下的原住民教育〉,《台灣教育》,576,pp.21-24。

詹馨,(1984),〈泰雅兒童的父母管教態度與人格適應〉,《新竹師專學報》,15,pp.1-49。

溫辰雄,(1997),〈泰雅母語教學教材及教法簡介〉,《原住民教育季刊》,7,pp.83-92。

劉美慧,(2000),〈建構文化回應教學模式:一個多族群班級的教學實驗〉,《花蓮師院學報》,11,pp.115-142。

劉錫麒,(1976),〈花蓮泰雅族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國教季刊》,12,pp.29-35。

劉錫麒,(1977),〈花蓮泰雅族兒童的泛靈論〉,《花蓮師專學報》,9,pp.117-124。Top

劉錫麒,(1978),〈花蓮泰雅族、布農族和平地兒童的制握信念與學業成就〉,《花蓮師專學報》,10,pp.247-256。

劉錫麒,(1981),〈花蓮泰雅族兒童選擇注意力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2,pp.128-136。

劉錫麒,(1982),〈花蓮泰雅族兒童時間概念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3,pp.619-632。

劉錫麒,(1983),〈花蓮泰雅族兒童透視協調能力的發展〉,《花蓮師專學報》,14,pp.577-586。

簡良平,(1991),〈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型態之批判〉,《現代教育》,6(4),pp.153-162

譚光鼎、林明芳,(2002),〈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學童之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8 (2),pp. 233-261。

羅健國,(2002),〈社會科中原住民文化傳承的課程設計--以泰雅族紋面為例〉,《宜蘭文獻雜誌》,55,pp. 25-64。Top


(十一)、建築、城鄉與地理

王怡文,(1997),〈「國小建築.族群文化.社區發展」--南澳泰雅族武塔國小校園建築鑑賞〉,《宜蘭文獻雜誌》,28,pp. 67-83。

瓦歷斯.諾幹,(2003),〈給我一粒山胡椒--Magau、Atayal、國家與公園〉,《歷史月刊》,183,pp. 78-88。

宋秉明、王敏,(2002),〈太魯閣國家公園與當地原住民互動之研究:一個轉變中的過程〉,《戶外遊憩研究》,15 (1),pp.63-81。

李根政,(2000),〈期待一座原住民與國家公園共存共榮的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生態中心季刊》,2。

李根政,(2002),〈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有待努力〉,《生態中心季刊》,7。

林益仁,(2002),〈馬告國家公園與森林運動〉,《文化研究月報》,11。

林益仁,(2002),〈一個新的國家公園運動--馬告國家公園催生運動的發展與論述〉,《宜蘭文獻雜誌》,57,pp. 80-105。

林益仁,(2004),〈「自然」的文化建構:爭議馬告國家公園預定地的「森林」〉,《博物館學季刊》,18 (2),pp. 25-38。

邱麗文 著,鄧博仁 攝影,(2001),〈「希望工程(3)」:還我「德芙蘭」!--泰雅族人重造「松鶴生態觀光部落」〉,《張老師月刊》,279,pp.36-42。

洪敏麟.,( 1973),〈賽德克人傳統的山坡火田經營及其在闊葉樹林文化中的位置〉,《台灣文獻》, 24,pp.1-31。

洪廣冀,(2001),〈地方觀光的發展與困境—新竹司馬庫斯原住民部落的個案研究〉,《中華林學季刊》,34(2),pp.229-239。Top

侯錦雄,(1992),〈山地村聚落觀光變遷之先驅研究-以泰安鄉錦水村泰雅族部落為例」〉,《東海學報》,33,pp.191-210。

泰雅爾民族議會,(2002),〈泰雅爾民族議會捍衛馬告山檜木林之嚴正聲名成立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取回自然資源管理權、拓展泰雅爾族生存空間〉,《生態季刊》,第三期。

陳玉峰,(2000),〈原住民與國家公園馬告檜木國家公園之前瞻〉,《生態中心季刊》,創刊號。

陳鴻輝,(1994),〈尖石鄉土石採取環境影響評估〉,《明新學報》,12,pp. 175-186。

彭啟原,(2002),〈老獅潭的經濟動脈〉,《苗栗文獻》,7 (21),pp. 51-53。

黃國超,(2003),〈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31,pp. 27-44。

黃躍雯,(2002),〈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休憩空間的形構過程〉,《地理學報》,32,pp.1-18。

蕭世暉、蕭惠中,(2003),〈國家公園是什麼?--從馬告國家公園爭議談永續發展政策改革〉,《看守臺灣》,5 (1),pp. 44-49。

羅偉、柯明淳、傅文勳,(2003),〈新竹縣尖石鄉地區居住環境潛在地質災害之研究〉,《華岡理科學報》,18,pp. 47-77。Top


(十二)、醫療

王慶福、邱南英,(1994),〈臺灣兩個山地部落原住民之飲酒問題探討〉,《中山醫學雜誌》,5(1),pp.29-39。

呂旭峰 等,(2004),〈The Determinants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Two Aboriginal Tribes of Taiwan〉,《彰化醫學》,9 (2),pp. 84-93。

呂旭峰,(2004),〈鄒族、泰雅族原住民A型肝炎盛行率〉,《感染控制雜誌》,14 (2),pp. 76-85。

吳紹基 等,(1999),〈Limited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HLA Class Ⅱ DP Region of the Atayal Tribe, with Dominant Alleles DPA1*02022 and DPB1*0501 by High Resolution Sequencing Based Typing〉(使用高解析度的DNA定序法探討泰雅族人的HLA-DP型:以DPA1*02022及DPB1*0501型為主的頻率分佈 ) ,《慈濟醫學》,11 (1),pp. 15-23。

吳聖良、呂孟穎、張鳳琴,(2001),〈原住民健康情形之研究〉,《公共衛生》,28(1),pp.1-24。

李燕鳴、張慈桂,(1999),〈原住民與漢族青少年之身心症狀和不利健康生活型 態的差異〉,《慈濟醫學》,11(3),pp.237-245。

林清淵,(2002),〈Allotypic Variation of the Third Component of Complement in an Aboriginal Tribe in Taiwan〉(臺灣泰雅族第三補體之同種異形變化 ),《臺灣兒科醫學會雜誌》,43(3),pp. 144-146+176。

姜逸群、黃雅文,(2000),〈國中生飲酒者與未飲酒者在生活狀況上之比較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4,pp.17-32。

胡海國、陳珠璋、葉玲玲,(1989),〈飲酒問題之描述性研究:在一個山地鄉的嘗試〉,《中華精神醫學》,3(4),pp.219-232。

范家 ? 等,(1998),〈宜蘭縣南澳鄉與南投縣仁愛鄉泰雅族原住民和當地動物弓蟲抗體之血清流行病學研究〉,《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4(12),pp. 762-769。Top

黃介良 等,(1993),〈宜蘭縣南澳鄉泰雅族山地原住民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流行病學調查〉,《風濕病醫學雜誌》,10,p.92。

黃介良、陳國東,(1996),〈宜蘭縣南澳鄉泰雅鄉高尿酸血症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疫情報導》,12 (5),pp.131-41。

黃淑貞、姚元青、陳政友、陳金記,(2002),〈泰雅族人飲食衛生訊息管道與飲食衛生行為之關係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7,pp. 55-72。

黃麗珠 等,(2004),〈宜蘭縣泰雅族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的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輔仁醫學期刊》,2 (2),pp. 27-37。

劉康黎、王樹榮,(1971),〈台灣高山族同胞之口腔狀況(一)-阿美族及泰雅族青年之口腔檢查的結果〉,《牙醫學報》,71(8),pp.47-58。

葉元麗、王榮德、胡海國、葉英坤,(1998),〈台灣地區原住民的飲酒習慣及健康問題:泰雅族、排灣族、雅美族的報告〉,《台北市立療養院76年年報》,pp.174-188。Top


(十三)、其他

Walis-Ukan,(出版年不明),〈泰雅爾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或德魯固族?--迷失的族群認同與宣教策略之實務反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報》, 2375。

王惠民、侯志仁,(1997),〈文化的米倉--四季泰雅穀倉保存記實〉,《宜蘭文獻雜誌》,29,pp. 78-94。

瓦歷斯.尤幹,(1992),〈從灰燼中重建—由台灣原住民族群標織談起〉,《中國論壇》,32,pp.39-43。

林敏忠,(1995),〈大霸尖山下尋根記--八十三年泰雅族豐年祭〉,《苗栗文獻》,10,pp. 175-177。

林麗君 等,(2004),〈宜蘭縣南澳鄉金洋及澳花部落泰雅族民族植物初步調查〉,《國家公園學報》,14 (1),pp. 25-54。

侯志仁,(1996),〈遺棄的部落--南澳武塔舊社之行〉,《宜蘭文獻雜誌》,24,pp. 111-123。

悠蘭多又 編,(1997),〈「泰雅族研究書目」 (上)〉,《宜蘭文獻雜誌》,28,pp. 132-157。

悠蘭多又 編,(1997),〈「泰雅族研究書目」 (下)〉,《宜蘭文獻雜誌》,29,pp. 149-191。

郭明正,( 1999),〈天生我材必有用:淺談泰雅族的植物利用〉,《大自然季刊》, 63,pp.50-57.。Top

郭明正,( 2003),〈我對泰雅族的認識(一)〉,《霧社鄉情報》,4。

傅麗玉,(2004),〈原住民生活世界的科學--醃苦花魚篇〉,《原住民教育季刊》,35,pp. 5-28。

趙啟明,(2000),〈重返舊部落——萬大群泰雅人重返舊部落Tsugeus(札吉斯)記實〉,《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

謝世忠,(1987),〈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pp.139-177。

謝世忠,〈1992),〈形式資源的操控與競爭:非漢族政治運動的生成條件〉,《台大考古人類學刊》,48,pp.50-69。

謝世忠,〈1995),〈「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山海雜誌》,13,pp.85-101。Top

 

Copyright(c) 2004 www.tiencf.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