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彙企管已邀請NLP創始人之一的John Grinder博士
於2010年首次來台親授NLP New Code新編碼課程。
開課日期為5月14日至5月18日,目前已熱烈招生中,
歡迎各位NLP培訓同業報名!
問:什麼是NLP新編碼,它是如何發展出來的?
古典NLP是由R.Bandler和本人於20世紀70年代運用許多人的成就共同
開發創立。NLP新編碼結合了我們與眾多大型集團、公司和個人實際工作
的經驗,它是對原有NLP中的一些見解在精簡濃縮後的延伸和發展, 同時
也是實現改變的有效簡化模式。
和古典NLP模式一樣,這一套最新的模式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在
某些情境中感到沒有選擇或者現有選擇不能帶來理想效果的客戶創造選擇。
新編碼的創建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在80年代早期和中期我開始從
事這方面的研究時,得到了J. Delozier的支持。80年代末,我開始與
Carmen Bostic St. Clair合作,她是NLP新編碼中很多新模式的幕後功臣。
《NLP新編碼》是通過一個看似簡單的策略來創造這些選擇的:
客戶首先確認對於體驗或效果不滿意的情境,然後通過描述系統和
思維地圖(如舞臺上的場景)來重建情境。
客戶在監督下參與一個遊戲,或者通過這些遊戲或活動,客戶會立刻
明白有什麼重要的東西已經改變,這種遊戲或活動通過各種特殊的設計
(如對左腦和右腦的同時啟動、所有的輸入、描述系統和輸出/表達等
管道)使得客戶達到最佳表現狀態,而且總是包含必須同時進行的兩個任務。
但是只有當客戶進入實際生活中的情境時,新的行為才會發生,從而得到
改善並獲得想要的結果。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必要(也不建議)去調查具體問題。
問題本身不是關鍵,客戶面對和解決問題時的狀態才是關鍵!
就參與深入、有效、生態的改變這一點而言,NLP新編碼要求顯著
低於古典NLP。此外,改變系統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表意識
無需記憶不同情境,只要再次進入經過排練的情境,就能重新啟動客戶
的最佳表現狀態,從而促使有效的新行為的發生。
本人對於自己是古典的NLP共同發明創造人感到很驕傲,
但NLP新編碼之間確有一些不同之處,其他不同之處最好通過實際參加
體驗,才能親身的了解。
問:是怎樣創建《NLP新編碼》的?它與舊編碼相比有什麼不同?
而在實際應用中效果如何?
通過幾十年來對天才行為模式的深入分析,並以明確可複製的
形式來描述其行為模式,我開始明白我們編碼的所有行為模式的背後
都隱藏著某些變數。通過觀察發現,我所引發、目睹或者親身經歷的
最有效的改變總是涉及到狀態的重大改變。
也漸漸地意識到,有效的改變至少涉及以下這些要素:
1. 對狀態的運用
2. 潛意識過程的參與
3. 促使客戶希望改變的情境
我本人參與過很多刺激的冒險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我的最佳表現狀態。
此刻我能想到的活動包括攀岩、攀冰、馴馬和騎馬。我注意到一個現象,
那就是當我結束這些活動後,一部分的「我」仍然處於當時的狀態中,
而我過去所面臨的問題、挑戰以及所做出的決定對我所產生的影響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創建古典NLP的過程中,Bandler和我已明確指出,成功實現改變的
關鍵不在於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在於有意識地想出新的解決方案
去解決我們所面臨的難題。事實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始終認為,
理解問題是不必要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理解」會成為改變的障礙)。
這是過程與內容的區別,也是NLP獨一無二的優點,這一特質使得NLP
行為模式高度有效,並具有廣泛的普遍適用性(使得它能夠突破語言和
文化的限制被廣泛應用)。
後來,在Roger Tabb的幫助下,我又開始研究怎樣才能激發特殊狀態
(如使客戶獲得極大靈活性和集中力的最佳表現狀態)的流程。通過研究,
我發現通過一系列新編碼遊戲和活動,這些特殊狀態可以被重新啟動,
而且無需表意識的參與,客戶就能在希望獲得積極改變的情境下輕鬆獲得理想結果。
然後再通過一系列輔助模式(如「三重描述」、「避難所」等)對這一基本策略加以補充。
對於已接受過古典NLP培訓的學員來說,要注意NLP新編碼和古典NLP
之間的一些顯著區別。這裏我提兩點:在古典NLP中,改變干預模式
(大多數干預模式都是建立在Bandler和我在70年代開發的「心錨」法的基礎上)
的重點是行為的改變。具體而言,就是客戶在希望獲得積極改變的情境下,
有意識地選擇希望體驗的新行為,比如我們通常讓客戶在不能獲得理想
結果的情境中選擇一種新的行為,來代替其舊的行為模式。
難點就在於,古典NLP只是要求客戶有意識地選擇一種新行為,然後
這一新行為進入先前被不理想或者無效的舊行為所佔據的意識層面。
這一方法存在幾大缺點:
1.表意識通常無法有效地選擇適當的替代行為,這通常會導致反抗現象,
反抗現象其實是潛意識對客戶有意識選擇的新的替代行為的對抗。這種反抗
現象有很多表現形式,包括混亂、拒絕和或不能前後一致等。
2.有意識的選擇新行為所預想的情境,總是會與客戶在現實生活中實際進入
的情境有所區別(有時區別很大,有時區別小一些)。但是,通過在干預訓
練中練習某一行為模式,客戶實際上形成了一種知覺過濾系統,這一過濾
系統會干擾客戶對情境以及在該情境下達到理想結果的必需要素的理解。
這就意味著所練習的和實際情境所需要的之間總會存在差別。這是脫離
實際情境選擇某一種行為的必然結果。
當我們分析新行為的來源(亦稱為資源)時,就會發現第二個問題,
這些通常都是客戶在過去有意識選擇的行為,而問題就在於,這些行為
與很多歷史因素相聯繫,而這些歷史因素通常與實際應用的情境完全無關。
3.通過接受(有意識)選擇的替代行為(並將其有效定位在適當的意識
層面),執行者實際上已將一個不快樂的機器人變成了一個快樂的機器人
,這當然能讓客戶感到初步滿意,但是卻很難達到創造選擇的應用標準,
而這恰恰是應用NLP模式的唯一目的。
新編碼消除了這些缺點。潛意識被賦予選擇具體行為的權利,不過只能
在實際情境中選擇。換言之,當NLP培訓師和客戶完成干預訓練後,客戶立
即知道有什麼重要的東西(或狀態)已經改變,但並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
樣具體的行為。當客戶進入到選擇的情境中時,無需顯意識的參與,高水準
表現狀態就會自動被重新啟動,從而促使完全適合當時情境的新行為的發生。
客戶每一次重複進入同樣的情境時,高水準表現狀態都會自動被重
新啟動,從而產生有效的新行為,進而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最後,
與古典NLP中所選擇的替代行為通常與歷史因素相聯繫這一缺點
相比,NLP新編碼通過不含有任何語意而純粹快樂的遊戲和活動幫助
客戶達到高水準狀態。
我和Carmen已經成功地幫助許多世界財富1000強的公司解決他們的
棘手問題,比如管理危機,文化衝突,語言障礙,客戶管理,如何
幫助企業更成功等等,實踐證明NLP新編碼無疑是實現改變的有效簡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