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教、天主教  2010-12-31 聖經故事-諾亞方舟
聖經故事-諾亞方舟               江銘輝     五夢網
 

 一、毀滅世界

當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時,當時地上只有二個人,因此亞當和夏娃被上帝趕出伊甸園時,上帝祝福他們說:「生養眾多子孫,遍及大地。」當該隱殺死亞伯被迫離家後,亞當生下塞特時已經一百三十歲了,之後他又活了八百多年,並且生育了許多兒女,死時九百三十歲。塞特也同樣活了九百多歲,隔了好幾代之後.以諾出生,由於他和上帝有密切的交往,在活了三百多歲後,蒙受上帝寵召而昇天。
 
又過了幾代,諾亞出生,在他出生之時,他的父親拉麥曾說:「上帝詛咒了土地,使我們必須辛勞工作才能有所收穫,而這個孩子將會使我們在辛勞中得到安慰。」
諾亞長大後果然是個正直的人,而且備受上帝眷顧。
 
人類不斷繁衍後代,向各地遷徙,使得世界各處的人愈來愈多。上帝因而下令:「人既是屬於肉體的,我的靈不會永遠住在他們裡面,所以他們的壽命將不會超過一百二十歲。」這樣人類的壽命從數百歲銳減到一百餘歲以下。
後來人類受到亞當、夏娃偷吃禁果的原罪,該隱殺死弟弟罪惡的報應,因此罪惡很快地漫延,殺人、說謊、仇恨、爭執不斷發生。人類漸漸變得邪惡,個個心懷歹念,彼此爾虞我詐,不再如原初那般純樸善良,上帝為此感到非常痛心,並且後悔自己在地上造了人,於是他決定毀滅世上的一切生物,包括人類和各種飛禽走獸等所有有血肉、有生命的動物。重新製造新的一代,新的一代是有正義感,善良且看服從上帝的一群人。
 
在這條件下,諾亞當然是上帝所屬意的不二人選,因為他是世上最正義、善良的人,於是上帝告訴諾亞人類將遭到空前滅絕的災難,祂向諾亞說:「現在世界上已經充斥著人們的暴行,我要把他們跟這個世界一起消滅。你要選用上好的歌斐木建造一艘方舟,船身長三百肘(一肘約十八至二十二因英寸)、寬五十肘、高三十肘。船上要有窗戶和房間,船艙分上、中、下三層,裡外塗上防水的松香。船邊要留一扇門。我要使洪水氾濫,地上一切都將滅絕。」
 
上帝又說:「然而,我要與你立下一個約,你和你全家的人都要進到方舟內。因為這個世代中只有你是正直之人。你也要把地上各種牲畜、爬蟲、飛鳥‥…都帶上船,每一種生物(包括飛鳥、牲畜、昆蟲)雌雄各一對。將牠們帶到船上以便延續物種的生命。同時你還得為你們自己和動物們儲備充足的糧食。七天後,我將會連續降下四十晝夜的大雨,讓一切生物消滅殆盡。」諾亞聽了上帝的話後,就遵照祂的囑咐去做了。
 
 
二、製造方舟
 
上帝要諾亞製造的方舟,大小和現在的郵輪一樣大,且全部要用木頭來建造,在當時是何等艱難啊!但諾亞一點也不退縮,完全遵照上帝的指示,帶領著兒子和召來的工人,開始工作。鄰近的人都非常詫異,因為方圓千里,連一條河流和一片海洋都沒有,諾亞卻突然要製造如此巨大的船,真是無法了解。於是有人問諾亞說:「諾亞,幹嘛要造如此巨大的船?不要説是大船,即使是小船,在這個地方也沒有河流和海洋可行駛。」
諾亞回答:「洪水就要來臨,到時候,恐怕這艘大船還不夠用哩,你們最好也來幫忙,否則洪水一來,大家都沒命。人們聽了,抬頭望望天空,萬里無雲,大好天氣。」笑得東倒西歪,走開了。
人們都認為諾亞發瘋了,有人嘲笑他,有人同情他,勸他不要作傻事,可是諾亞一直記住上帝的叮嚀,他和他的家人堅定不移,繼續努力工作。他們砍了許多結實的歌斐木,先裝好龍骨,再造船身,一層層共三層船艙也完成,然後塗上松香,使水不會滲透,船終於造成了。諾亞開始準備全家人的日常用品,一大堆的食物,並到田野及山上,尋找各類成對的飛禽、走獸、昆蟲。
 
三、洪水的降臨
 
洪水發生那年,諾亞正值六百歲。在大水將臨前,他遵照上帝的囑咐,帶著妻子、兒子及媳婦們進到船裡,躲避這一場空前的大災難。各種被挑選的牲畜、飛禽和爬蟲也都一對一對地跟著諾亞上了船。最後,上帝為諾亞關上了船門。
第七天終於來臨,瞬息間烏雲滿佈天空,閃電雷鳴交加,暴雨如洩洪般勢不可擋地降至地面。滾滾洪流溢滿各處,所有人、牲畜、飛禽盡皆被淹沒,河川、田園、山林、海洋,頃刻間連成一片,大地變成了一片水鄉澤國。
連續下了四十天的傾盆暴雨,使得地面上的水位不斷往上高漲,一切都已被淹沒,只剩下載滿了諾亞一家人和動物的方舟,在驚濤駭浪水面上漫無目的的漂盪著(圖)。
                   
圖:連續四十天的傾盆暴雨,一切都被淹沒,只剩諾亞方舟,在驚濤駭浪水面上漫無目的的漂盪著。
 
洪水不僅吞噬了大地,連最高的山峰也都遭沒頂。地面上所有的動物和人類,以及所有的生物都死亡殆盡。
除諾亞一家人以及船上的動物之外,地面上的一切生物都被上帝毀滅了,這場洪水開始降雨的那天是二月十七日,連續降了四十晝夜才停止降雨,淹沒大地長達一百五十天。
 
 
四、彩虹之約
 
連續四十天的大雨終於停了,洪水才慢慢消退,方舟隨著洪水漂浮一百五十天後,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亞拉臘山上,到了十月一日,山頂由水面露了出來,但四周依舊只見一片汪洋。
諾亞又在方舟上等了四十天,才決定打開窗戶放出一隻烏鴉,探看外頭的情況,但是烏鴉飛來飛去卻一直沒有回來。七天之後,他又放出一隻白鴿,盤旋空中的鴿子見遍地的水,尋不到可停棲的地方,於是就返回諾亞的方舟。再過七天,諾亞又將白鴿放出去,白鴿一直到天黑時才飛回來,而且還銜著一枚嫩綠的橄欖葉片,諾亞見狀,心中明白洪水開始消退,大地正在復甦中。又過了七天,諾亞再度將白鴿放出去,之後就未見牠飛回來,心想洪水已確實消退,白鴿尋得可長期棲息的地方了,所以不再飛回來。
 
第二年的一月一日,諾亞打開船艙,發現地面已經沒有積水,到了二月二十七日,大地完全乾涸。諾亞在這場大洪水總共經歷了一年零十天,終於獲得上帝的旨意:「帶著妻子與兒子們離開方舟,要多生養子孫遍佈大地。將方舟內所有的生物放出來,讓牠們回到地上,重所活動興旺起來,持續繁衍後代。」
充滿喜悅、感恩的諾亞,遵照上帝的旨意去做,並就地搭起了祭壇,供著祭品,獻上他的虔誠。燒烤祭物的馨香氣味冉冉升空,上帝聞到那馨香的氣味,欣慰地對諾亞說:「我將不再詛咒大地了,亦不再因為人們所犯的罪,用洪水予以消滅,雖然我知道人自小就心懷惡念,只要大地存在一天,那兒就有耕種、有收穫,四時、寒暑和日夜將永不停息。」
說完這段話後,上帝特別以彩虹作這個約束的標誌,祂說:「每次下雨後,我使雲彩覆蓋大地時,必有彩虹出現在雲彩中,當我一看見彩虹時,我就會記起我與你們和各種生靈所立的約,不讓洪水氾濫,毀滅一切有血肉的生物。」
上帝並祝福諾亞和他的兒子們:「凡是天上、地下、水中的一切生物均交由你們支配。但對所有的肉必需去掉血方能吃,因為血代表著生命,而生命是我賜給的,主權在我,人不能冒犯此項權利。使人流血是不可饒恕的罪過,使你們流血、喪命的,我將會給懲治。」此時,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在雲端,那是上帝與諾亞立約的記號,也是祂與世上所有生物立約的記號。(圖)
  
圖: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在雲端,那是上帝與諾亞立約的記號,也是祂與世上所有生物立約的記號。
 
這場洪水本是人類自己的罪惡造成的,是上帝在覺得人類已無藥可救下,所作的懲罰,是一次道德的大換血,然而在諾亞虔誠祭祀後,上帝立刻恢復了對人類的愛與憐憫,甚至於覺得自己的處罰太重,充分顯示神對世人的寬厚和仁慈。
 
五、諾亞詛咒迦南
 

 當洪水發生時,諾亞已經六百多歲了,由於洪水對他的刺激,他漸漸衰老,同時他還需要重新面對這個荒蕪頹敗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諾亞和三個兒子,閃、台、雅弗日後繁衍後代賴以生存的世界。

諾亞覓得了一塊土地,他在上面開墾了一片園子用來種植葡萄,他可說是世界上第一個種植葡萄酌人。
 
有一季,諾亞的葡萄大豐收,他靈機一動,將過剩的葡萄拿來釀酒。
由於葡萄酒滋味甘美,諾亞竟喝到欲罷不能,醉倒了。醉醺醺的他脫光了衣服,就躺在帳棚裡呼呼大睡起來。
諾亞的二兒子含看見父親赤身露體倒頭就睡,就將這件事當成笑話轉告另外兩個兄弟閃和雅弗,他們聽了急忙拿一件長袍,羞怯地倒退進入帳棚,將長袍蓋在父親身上,然後迅速走出,避兔看見父親的裸體。
 
諾亞酒醒後,知道他第二個兒子將此事告訴其餘兄弟,便詛咒含的後代,同時因為迦南是含的兒子。因此他說;「迦南要受到詛咒!他將成為他兄弟閃和雅弗的奴隸。」就這樣,含的兒子迦南受到祖父的詛咒,終生得為閃、雅弗和他們的後代服務。
 
六、巴別塔〈Tower of Babel〉
 
洪水過後,諾亞的三個兒子閃、含、雅弗遵照上帝的囑咐,生養了許多子孫,而他們也分別成了不同民族的祖先。
老大閃是希伯來人的祖先,他的兒子是:以攔、亞述、亞法撒、路德、亞蘭。
老二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他們分佈在巴比倫、亞述等地。
老三雅弗的兒子是歌蔑、瑪各、瑪代、雅完、土巴、米設、提拉,他們的後代包括西班牙人、賽浦路斯人、羅德人等,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和各個島嶼上。
如此不斷繁衍,諾亞的子孫很快地就散佈在世界各地。
 
最初,人類只使用一種語言,大家說著同樣的話。
在往東方遷徙的過程中,他們選擇在幼發拉底河相距不遠示拿Shinar,即巴比倫〉的地區定居,因為這塊土地肥沃,收獲增加,人民生活富裕,於是大夥兒就在這兒燒起磚頭、煉製柏油,準備建造一座城,並在城內蓋一座高度直達天上的高塔,作為他們在此定居的永久紀念,也讓後人知道祖先曾經在此落腳。
 
上帝看到這種情況(一則不再尊敬我,造高塔來紀念他們自己,再則不再聽我的旨意繼續遷徙各地,在此停留安居),十分緊張。心想:「他們所以敢如此大膽,乃是由於彼此團結一致,也知道牠們彼此團結一致的原因,是講同樣的語言,才會同心協力,若他們繼續同心協力,將來必定為所欲為了。我得阻止他們,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無法溝通。」於是,上帝降臨人們的城池,施展法術,讓正忙著建造高塔的人們頓時說起不同的語言,誰也無法聽懂誰的話。
蓋了一半的高塔因此被迫停工,大夥兒也只能各自跟著語言相近的人分散到各地,剩下一座未完成的高塔矗立在廢棄的城池裡,後來這個城被稱為「巴比倫」,而那原定要紀念人類萬眾一心的高塔,則被稱為「巴別塔」,巴別據說就是混亂的意思。今日使用「巴別塔」來表示「架空的建築物」或「語言上的混亂」。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