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與神話  2012-08-25 洛陽橋興建的傳奇

洛陽橋興建的傳奇     江銘輝    五夢網

  
   
 
圖:許多豪富少年,驚於觀音的美麗,把銀子像雪花般地向她擲去,可是卻沒有人能投到她的身上。
福建泉州城東北的郊外有一條東邊通往東海的洛陽江,阻擋著兩岸行人、商旅的來往,他們只能靠小木船渡江。這條江的江面遼闊,無風也興起三尺的波浪,一旦遇到大風大浪,渡船翻沉的慘劇經常發生,百姓盼望造橋已經很久。
 
在宋真宗時代,有個福清縣的懷孕婦人。因事渡江前往泉州。不料船行駛到江的中間。忽然有龜蛇二妖興風作怪,翻波逐浪,正要把全船傾沒的時侯,忽然空中有神明喝道:
「蔡進士在船中,妖魔不得無禮……。」
 
話剛說完,頓時風平浪靜。全船乘客,個個聽得很清楚,可是互相查問,船裡面並沒有一個姓蔡的,只有那個福清縣的懷孕婦人,她的夫家是姓蔡。當時船中的乘客,紛紛向她道賀。
 
「倘若我生個男孩,且將來中進士,一定在這條洛陽江上興建洛陽橋。」這位懷孕的婦人,在接受眾人的道賀後,發出這樣的誓願。
 
蔡姓的孕婦,自從洛陽江中脫險以後。幾個月後,竟產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襄」。
後來在宋仁宗天聖八年(西元1030,蔡襄果然中了進士。她便將以前在洛陽江中遇險的情形一一告知她的兒子,並叫他趕快興建洛陽橋,完成她的誓願。
 
蔡襄是個孝子,唯命是從,可是當時的政令,本省人是不能在本省擔任官員的。
 
蔡襄是福建人,當然不能任泉州的知府了。幸好他在宮廷有個很好的太監朋友。便替他想出一條妙計,在得知皇帝要到禦花園遊玩的時候,事先在禦花園的芭蕉葉上用毛筆醮著蜂蜜寫著:
 
「蔡襄、蔡襄,本省做官。」八個大字。
 
那些字是用蜂蜜寫成的,當然上面會停了一堆螞蟻。太監引導皇帝來到這棵芭蕉樹,當皇帝看見螞蟻在芭蕉葉排成這八個大字時,不覺很好奇地朗誦了數次,那太監立刻就代皇帝傳下一道聖旨,令蔡襄前往泉州擔任知府。及至皇帝發現螞蟻之所以排成這幾個字,完全是有人在芭蕉葉上用蜂蜜寫字的原因。但當他念這幾個字時,太監已經覆誦將聖旨傳出去了,在「君無戲言」之下,只有默認了。
 
因此蔡襄便得以走馬上任了,擔任泉州的知府。蔡襄自到泉州上任以後,日夜不忘的,乃是要建造洛陽橋。可是江中的波浪,整天洶湧,雖然他想盡辦法去填橋樑的石基,但總無法填好。當他的辦法全部用盡的時候,只有向上天禱告,請求神明的幫忙。
 
有一天,呂洞賓托夢對蔡襄說:「此事無需過慮,你給東海龍王寫封信,讓他停潮一天,就可以把橋基砌起來了。」蔡襄從夢中醒來,想一想只有按照呂洞賓的辦法才是上策,於是寫好了一張送給龍王的公文。
 
之後在堂上問道:「你們誰下得海?」差役夏德海連忙叩見說:「小人夏德海,不知大人有何吩咐?」蔡襄一聽大喜,便道:「你既下得海?那就把這封信呈給東海龍王吧!」原來這夏德海是他的名字,但並不諳水性,他根本下不了海,但上命難違,只好硬著頭皮回家去了。
 
夏德海領命回到家中,把下海投書之事告訴了妻子,其妻不禁失聲痛哭,但也無可奈何,只得給夏德海置酒餞行。夏德海喝得酩酊大醉,昏昏沉沉來到海邊,
想到自己根本不通水性,也不知道東海龍王住在哪裡,自己既然是奉命將信當面交給東海龍王,龍王他總是住在深海的龍宮吧,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海裡再說,他喝了許多海水,最後被巡夜的蝦兵、蟹將發現,將其捉入龍宮,他把信交給龍王,並說明來意。東海龍王與呂洞賓交情頗深,且聽說蔡襄是個孝子,造橋是造福人群,他滿口答應,便準備一桌豐盛的酒席,夏德海又喝得銘酩酊大醉,海龍王將一封回信讓夏德海帶回。
 
第二天,紅紅的太陽。己慢慢地從東方升起了,四鄰的雞聲。喔喔地啼起,把睡夢中的夏德海叫醒過來,他睜開眼睛,發覺自己躺在沙灘上,再把懷中文書取出一看,發現東海龍王的回信仍在。便歡歡喜喜地跑回衙門。將昨夜的情形一一向蔡襄報告。蔡襄急著把信打開一看,信上面只寫一個「醋」字。蔡襄思索了一會兒。便悟到海龍王是叫他在二十一日酉時填橋基,他急忙預備一切的石料。
因此,至今洛陽橋頭蔡祠內所奉之夏德海,手中還捧醋字的文書。
 
填基日期既定,當然要預先募集工人了。有一天,突然來了八個奇怪的工人,自己要求一切的工作完全沒有代價。蔡襄以為他們是熱心公益的良民,並不根究。那知這遺留萬古的巨大工程,大半是出於這八個人的手呢!
 
已經將近二十一日了。江中的潮水,果然逐漸地退去。所有工人都忙碌著準備一切。只有前天來的那八個,還悠哉悠哉,不但不見要開始工作,而且還在下棋。大家看得很生氣。便催促他們立刻工作。那知他們居然這樣答說:
 
「不過是很小的事情,何必大驚小怪。況且酉時還末到哩!」
不久,酉時到了,江水果然退得乾乾淨淨。此時,忽然從八個工人下棋的地方,飛起一陣狂風,飛沙走石,日月無光,把所有工人,吹得個個眼睛都睜不開。等到狂風過後,石基已經填得安安穩穩,而那八個下棋的工人,竟連形影都不見了。到此時。大家才知道是八仙化身前來相助。
 
顯然八仙用了法術把石基填好,但是後面還有石墩、石板、欄杆‥‥等項工作,這個巨大的工程只完成一部分。還需要添加工人,才能早一日完成。當時熱心幫助蔡襄建造橋的約有十五人,其中有個義波和尚更是盡心盡力的計畫、指導。所以,現在萬安橋就成了「亙海長虹」美譽的佛化建築物了。
義波和尚還有一種令人稱奇的法力。就是該橋在動工建築的時候,工人非常眾多,對於炊飯的柴薪,有時應付不及,他便把雙腳伸入灶裡代替木柴,火光炎炎,鍋裏的飯,不數分鐘即可煮熟。該橋完工時,他就在橋頭坐化升天。至今橋北有座真身庵。還供奉看他,並稱為義波和尚。據說:因為遺像是他的肉身塑成的,所以叫做真身庵。
 
蔡襄為要使這巨大的建築成功,所以除了把全部的家產傾盡,及向熱心家募捐外。還不敷甚鉅。後來虧了觀世音菩薩,化成一個美麗的姑娘,每天由一老翁駕著一葉扁舟,搖到洛陽江中央,叫人用銀子擊她,若能擊中她的身上,就給他做太太。擊不中者,則一切銀子充作造橋的經費。
 
當時有許多豪富少年,驚於她的美麗,把銀子像雪花般地向她擲去,可是卻沒有人能投到她的身上。每天所投的錢堆滿整個船,觀音把當日所得完全獻給蔡襄。有一天,大家正在對洛陽江的觀音投擲時,這時有一個賣菜的孝子,他也擠在人群中,把今天賣菜所得的錢幣幾乎完全投完,剩下最後一個銅板,如果丟出去,沒有中,那今天他和母親晚餐都沒有著落,正在猶豫要不要投時,這時呂洞賓剛好來到落陽江,想看落陽橋的進度,他看到這位孝子猶豫不決的心情,怪可憐。於是問他為什麼不再投,孝子答:
「我如果把錢投出去,沒有中,今天他和母親二人的晚餐就成問題了。」
呂洞賓慫恿他,再投,保證這次一定能投中。這位孝子在呂洞賓慫恿下,決心再試一次。當孝子把銅板往觀音身上扔去時,呂洞賓輕輕把麈尾一揮,那個銅板本來要在觀音的前面掉下來,卻順勢又飛起來擊中船上的觀音,觀音頓時花容失色,抬頭一看是呂洞賓在搞鬼,只好鼓起大風,把船弄翻,人消失無蹤,至於墜入江中的碎銀,則變成不可計數的小魚,做為工人的菜餚。所以現在洛陽江中,產有一種潔白瘦長的小魚,該地的鄉民,就叫牠做銀魚。
但無論如何,前幾天所募集的錢已經過多,足以供應造橋的經費,至於這位孝子的婚事,則由呂洞賓收拾殘局,讓那個孝子,獲得許多金錢,並找村中漂亮的小姐嫁給他,皆大歡喜。
自從洛陽橋建築完工以後,百姓莫不歌頌蔡襄的功德。但是若逢潮水高漲的時侯,常把橋欄淹沒,來往須要涉水才得過去。因此緣故,後來又有李五添築的故事。(以下參考「中國傳奇」華嚴出版社)
 
自蔡襄死後,經過七百多年,直到清乾隆時代。晉江縣有個李俊育的,因排行第五,所以大家便叫他李五。
他在少年時侯,是個無賴,平日購買東西,非賒即欠。所以城裡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怕他。只有一個賣肉的老人,不但不怕他賒欠。並且常常招呼他,李五向他買肉的時侯,只要立下一紙字據,便行。李五是個無賴,對這種欠帳何樂而不為,但是一回又一回,李五也疑惑了。
有一回,李五去賒肉,躲在暗處觀察,只見那個賣肉老人,手裡拿著他的借據。走到一個小山的土地廟前,掀起一塊大石板,將欠券塞入一個土坑內,順手就拿出一大把銀子,然後依舊蓋好石板。下山回去。李五急忙跑到土坑一看,喜得手舞足蹈!原來坑內放的盡是一甕一甕的白銀,另外一甕,白銀只剩一半,並塞滿他先前給賣肉老人的借據。
 
李五忽聽到空中響起這樣的聲音:「這些銀子,是李五官的,而今五官親身到此,小神就此拜別了。」他便不客氣地把銀子搬回家中。從此,李五便成了大富翁了 但是那個賣肉的為什麼會知道個中的祕密呢?原來有一日,賣肉的從土地廟經過,忽聽到土地公對土地婆說:
「大石下那些銀子,李五官至今還不來拿,害我死守的要命。賣肉的聽到,便跑到大石下一找,果然石板之下有幾個大甕,可是裹面只看滿滿的清水。他明知這不是他應得的東西。便利用李五的借據去支取。果然甕中會照借據所寫的銀額,照數現出。
 
李五既已成為一個大富翁,便蓋屋,收買奴婢。他尤其是好養門客,雖然不及孟嘗君的食客三千,至少也有數百個人。
 
一日,來了一個異士,姓坑名金龍。據說是個能識地下藏寶的異人。他充做李五官座上的食客。但是李五對於他比任何食客還特別地招待。金龍洗面的面盆是用黃金打造的。金龍每次把臉洗好。便把金面盆拋擲在荷塘池中。天天如此,未見李五有一點不滿或怨言。如此經過數月,坑金龍竟不辭而去了。
 
後來李五因為得罪了鄰居的一個流氓,他告李五是個江洋大盜。理由是先前李五只是一個不名一文的閒漢,為何突然竟有如許的家財。況且還招納了許多的食客,定是預備將來謀反。
可憐李五遭了這種橫禍,不但家產被抄沒,而且被押解到北京治罪,當李五的囚車經過洛陽橋的時候正遇潮水高漲,橋欄沒入水中,弄得李五全身是水。不覺對差役嘆口氣說:「如果李五得以生還。當把洛陽橋再添三尺。」
此時恰巧有開石舖和賣麻索的商人從此經過,一聽李五的話。不覺冷嘲熱諷說:
「這恐未必吧!倘你生還後把它添造三尺,那麼所需的石料、大索,我們分文不取的全部負擔。」他們已知李五所犯的罪。是不能生還的,所以這樣的誇口。
 
李五行了好久,到山東境地。忽見該處有許多的田園,完全立有「李五之業」的石碑。後來知道是坑金龍代他購置的。
李五到京城,多方設法脫罪。後來虧了坑金龍替他做成一種金田螺。以金製螺殼,然後誘活螺的肉體,藏伏其中,拿給皇后。蒙皇后替他在皇帝面前說了許多好話,才無罪返家。

回家以後,他便把坑金龍擲在荷塘裹的金面盆,完全撈出。又有金龍替他四處購置的田園,他又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富豪了。於是大募工人,把洛陽橋再添三尺,完成他當日在囚車內的誓願。只可憐那開石舖和賣麻索的,因一時的多嘴,竟把兩家的資本,花得乾乾淨淨。

網站負責人

會員作品

最新消息

意見箱

忘記密碼

會員作品

數學

化學

生物(健康)

物理

氣象與地震

環保與能源

工程

花的故事

國旗、國徽

萬事起源

幽默與趣譚

傳說與神話

佛教、道教

基督教、天主教

股票(財經)漫談

財經資訊

商場策略

投資、理財

你知道嗎?

似是而非?

你夠聰明嗎?

你該怎麼辦?

科學家

文學家

藝術家

台灣名人

名人軼事

名人幽默

政治與軍事

歷史不會倒退

談諾貝爾精神

論六道輪迴

历史不会倒退(简体)

谈诺贝尔精神(简体)

论六道轮回(简体)

世界文選

世界寓言

中國文選

中國寓言

偵探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