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陀〈世界第一位外科及麻醉医师〉(3) 江铭辉 五梦网
十、 相同症状,不同处方
有一天,同时来了两个人.请华化昔他们看病,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两人的症状一样,都是头痛发热。
华陀在询问诊断后,开出的药方却完全不同,一张是发汗的,一张居然是泻药。
这么一来,把站在旁边见习的门徒吴普、樊阿给弄胡涂了,就请华陀是什么道理?
华陀向他们解释说: 「他们两人,表面的症状虽然相同,但是病因各异;倪寻是伤食,所以给他吃泻药,而李延是受凉,所以要使他发汗。」
弟子们听了这才恍然明白,倪寻和李延二人,吃了华陀的药,果然药到病除。
十一、药物随采摘季节而定
传说华陀帮一位病人治疗黄疸,却苦无良药,一直无法治愈。一段时日,华陀忽然发现病人康复了,连忙问他吃了什么药?那人说他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陀一看是青蒿,于是赶紧采来给其他黄疸病人服用,却没有效果。华陀又问那康复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是三月的,华陀这才研究出蒿子的采药时机:原来只有三月的蒿子有药效!于是华陀编了歌谣传世:「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十二、拒绝当太尉幕僚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华陀己48岁了。一天,从京城送来一封掌握军政大权的太尉黄琬的信,只要应征赴京,就可成为太尉的幕僚,功名利禄垂手可得,家人都非常高兴,可是华陀却回信婉言拒绝了。
十三、樵夫的疼痛
一天, 华陀正在采药,忽然听到"哎哟"的呻吟声,只见一个年轻的樵夫双手捧着肚子在地上翻来滚去。华陀给他扎了几针后,病人坐了起来,华陀又取出几帖药给他,见樵夫生活困难,便分文不取。望着渐渐远去的樵夫,华陀坐在地上,对弟子吴普说:「那樵夫的脾脏己经溃烂了,光吃药是不行的,只有作剖腹手术,切除溃烂部分。」可当时还没有人能真正动体内开刀手术,华陀因为没能彻底根治那位青年樵夫的病而感到难过。
华陀想,正是开刀疼痛这一关,妨碍了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是能制造出一种止痛药的东西,外科医术便可大大向前推进了。从此,他们有意识地去搜寻止痛药物,试验各种止痛药,准备制出适合于外科手术的麻醉止痛药。
十四、发明麻散药
一天, 一位中年樵夫一瘸一瘸地走来,撩起裤腿,露出血肉模糊的伤□上面还尽是碎叶。他对华陀说,当时随手抓了几片叶于,搓碎了敷在伤口上,原来只是想止血,谁知一会儿血止住了,连疼席也减轻了。
华陀急切地想知道这是什么叶子,樵夫说:「好像是曼陀罗。」,后来华陀在市集中,看到猎人贩卖的猎物里,很多是呈昏睡状态,而且全身软绵绵地,不做任何抵抗或嚎叫。好奇心重的华陀,于是详问猎人,为何能够捕捉动物而不见伤痕。原来山中的猎人常见狒狒食用一种红褐色的曼陀罗果子后,就昏睡不醒。
华陀马上意识到曼陀罗可以制麻醉药,于是和吴普上山采曼陀罗的花、叶、茎,茎经过临床试验。进一步试验与其他药混合,制成粉剂,可以内服,又可外用。由于是因狒狒食用而发现的药性,因此取名为麻狒散,后来麻狒散就变成「麻沸散」而流传下来。